第72章(第5/5页)
一听来了个哥儿神医,大家都很激动,这哥儿来给她们治病,总比太医院的太医们来给他们治病,容易让她们敞开心扉。
正聊得起劲,闻夫人一句话,犹如冷水般给人浇了一兜头。
有人不禁问:“闻夫人知晓这个哥儿?”
自闻乾坤被贬官后,以前等着别人上门巴结的闻夫人不得不重新拾起夫人外交,在以前巴结她的夫人当中坐冷板凳。
这还是她坐冷板凳以来,第一次这样备受关注,她仰首挺胸地将她们一家去长丰县的事讲了讲。
讲到兴头上,本性暴露,不留余地地贬低起姜辛夷来:“就是个乡下哥儿,不知道从哪儿拿到两张治病救人的方子就冒充起神医来。”
“他在乡下那个地方有县令给他担保,他当然可以作威作福了,看着吧,等他到了京城,原形毕露,必定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她没见过姜辛夷,她把她记忆里见到过的畏畏缩缩,见到她们一家大气都不敢喘的农家哥儿代入。
讲起来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京城的夫人们本就不怎么喜欢哥儿,毕竟哥儿长得不柔弱,子嗣也不丰,谁家儿郎正妻娶哥儿,都会往儿郎房里添几个小妾,就怕哪天哥儿生不出,绝了子嗣,再一听闻夫人这样一讲,也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农家哥儿,从小识字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医术再高超,真能高得过太医院的太医们吗?
怕不是真如闻夫人所说,在哪儿捡了起张方子就冒充起神医来。
大家都等着这哥儿进京,好好笑话他一番呢。
姜辛夷不清楚他还没进京,就有人给他拉了一波仇恨。
他在路上每天都跟要找爹的徐鸿雁斗智斗勇,已经气得血压高好几回。
绵绵这个他亲口取的小名已经很久不叫了,天天都是大名呼来呼去。真不明白一个还没满周岁的小孩,为什么这么能折腾?
这些事儿,徐鹿鸣一概不知,姜辛夷他们一走,姜家空落落的,起初姜苏木和姜慕荷还很不习惯地哭了两场。
徐鹿鸣见状,每天一下值回家就给两人做上一堆好吃的:“没事儿啊,爹娘大哥走了,还有鹿鸣哥呢,鹿鸣哥能把你们照顾得好好的。”
不得不说,徐鹿鸣哄人很有一手,而且他空间里的食材也多。
在他给姜慕荷和姜苏木做过几回烤鸭、卤鹅这种,他们吃也没有吃过的新鲜东西,两个吃货,很快便从家人离去的悲伤当中走了出来。
徐鹿鸣见他们缓了过来,自己也缓了口气,不再每天绞尽脑汁哄两个小的,吃了饭回到房间休息。
半夜习惯性去摸姜辛夷,摸了一个空,茫然地坐起来。
我老婆呢?
我那么大一个老婆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木兰:别找,快要被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