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富裕(第4/5页)

老村长也是琢磨过这些的:“你爹还在的时候,我们也商量过这事儿,他不愿意搬到城里头,留在村里头教孩子们读书,就是想让他们能读书认字,在城里头谋差使。”

“就凭这个,咱们村都欠他的,不然他是童生,府衙的工作找不到,其他工作还不是轻轻松松。”

“读书好啊,识字就是有用,你看大山,运气好当了个差役,也算半个公家人,往后日子肯定比他那两哥哥强。”

“可惜,有天赋,肯读书的孩子少,后来你爹走了,这条路也断了。”

即使如此,老村长也没提让顾清衍教孩子们读书的事情。

他看得出来,顾清衍是有志向的,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这穷山沟沟里。

十六岁就考中童生,将来指不定能考中秀才,举人,甚至是进士,他们梅岭村哪儿留得住。

顾清衍也很赞同这一点:“读书是有用,要是有办法让乡亲们变得富裕,手中有了余钱,到时候就能送孩子读书。”

“不只是识字,在镇上当掌柜小二,而是跟我一样正经读书,考科举走仕途。”

老村长听着这番话也是很心动,临了却又叹气:“想法是好,可谁不想富裕,就是没法子,只能苦哈哈种地。”

顾清衍觉得这问题也为难老村长了。

大伯要有好办法,怎么可能掖着藏着,这些年吃糠喝稀的。

他环顾四周,又问:“大伯,那咱们这儿有什么特产吗?”

“咱们这儿能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要说的话,山上竹子多,竹笋吃不完。”

村长大伯叹气:“竹笋吃不得多,吃多了胃疼,而且十里八乡竹子都多,不管是鲜笋还是笋干,都卖不出高价。”

顾清衍也知道,这会儿正是吃笋子的时候,时常能看到有人赶集的时候,顺便带上一筐去卖。

但一天下来,也就十文八文,卖不出高价。

“除了笋子呢,就没别的了吗?”顾清衍追问。

村长大伯指了指对面:“也有,那边山头上果子也过,但有一样算一样,都酸的很。”

“除了贪嘴的孩子,没有人愿意摘了吃,那果子不放糖压根吃不下嘴,能酸掉老牙,更是卖不出去。”

顾清衍一听,顿时来劲了:“什么果子?”

“都有,野杨梅,杏子,你往旁边看,那几个山头一片一片的都是。”

老村长还笑道:“就春天开花的时候好看,除了好看也没啥用了。”

他们农村人讲究实在,这些果树中看不中用,也没有人会打理,都是天生天养的。

顾清衍奇怪道:“为什么不好好打理,也许加了肥料,果子的口味就变好了呢?”

“哪儿那么容易。”

村长大伯摇头:“也有人仔细照料,可咱们这边的山地太贫,果子长不好。”

顾清衍心底闪过一个念头。

“大伯,如果做成蜜饯呢?”

村长大伯一顿,摇头道:“也试过,但做出来的味道也就那样,废了不少糖,还卖不出去,最后都砸自己手里了。”

看得出来,他为梅岭村也花了不少心思。

顾清衍心想,自家胡乱做蜜饯,口味一般,自然是卖不出高价,还浪费糖。

可若是有秘方,能将蜜饯的口味提上去呢?

只要口味好,东西肯定不愁卖。

顾清衍激动起来,他依稀记得秘方大全里包含着一些蜜饯的秘方。

等给亲爹磕完头,回家就翻出来看,到时候一试便知。

顾清衍对着亲爹的坟头,跪下来就哐哐哐磕了头。

雷声轰鸣,他都习惯了,四五月份正是下雨的好时候。

“大伯,我还有事儿,先走了。”

顾清衍说完,撒丫子就跑,一溜烟儿就下山了。

村长大伯无奈摇头,觉得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孩子气的很。

他转身给弟弟上了香,脸上都是笑意:“衍哥儿一看就是你的种,聪明,仗义,对自家人也好,你放心,有他在,咱们顾家不会没落。”

“那孩子对妹妹也好,晴晴颜颜都长胖了,你瞧了肯定能安心。”

“老三,老三媳妇,你们在地下就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好,都好好的。”

说着说着,村长大伯老泪纵横,忍不住想起已逝的两位弟弟,他这辈子就是没有兄弟缘,死了一个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