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土崩与瓦解(第6/7页)

这形容有意思。

林觅本来心里沉重的,一听就乐了,道:“这个形容贴切。”

雍正笑道:“与始皇那还不一样,始皇那是民之反,那才是干柴遇烈火,要么快点镇下去,要么就快的烧起来,可不得了……一旦真燃的火势旺了,才是真要命。架火烧了不可……”

始皇瞪了他一眼,哼笑一声,这人,不踩一踩人,他心里就不痛快。

他就不信他不担心弘昼,他不问,他就不说,急死他。因此也不睬他,只听林觅说话呢。

林觅笑道:“何以见得是烧湿柴呢?!”

雍正可有经验了,道:“这个拉距呢,其实就是人,战事的事,其实不难,说快也快,说慢也慢,重点是人。难在哪儿呢,在于朝中必然有两派,一派要么主和,所以天天怕战事扩大,就劝和,一派主战,再拉距,吵吵,这扯皮的事,琐碎的很,这就很拖时间。而皇帝要激励战心,一举而下,也需要时间。这上面都天天扯皮到底是战还是平,这底下就更迷惑了,所以这个事,真的就是便秘,快不了!”

苏培盛都噗哧一笑,万岁爷真是……

雍正瞪他一眼,推他滚到一边去。苏培盛便趁势抱着两只狗子乐去了。

林觅也哭笑不得,道:“这拉距,看来老四是极有经验啊。不过,看着,谁会赢呢?!”

雍正道:“这个事,胜在快,梁王若是快速攻城,人心,局势一边倒,他就如朱棣一样,也就一两年能定下了。算是进京了。若是一年内快快成不了事,后面只会越来越拖不住。我看着,怕是朝廷未败,最后还是朝廷胜的。至少有七分的胜算。毕竟这不是乱世,也不是末乱,所以,朝廷胜算大些。毕竟这个反王,与民反,不一样……他是私情私怨私恨私德,激不起民众的附合,终究只是败王之势。当然了,成王败寇,如果他实力过人,又有出色的谋臣和战将,能快点定下来,倒是难说……”

始皇听着,也不应和。

林觅想了想,道:“这样看来,这个事,看来还是要看形势了。”

“不错。一两年梁王定不了,必败。十年内,朝廷若也定不了,天下必也败乱。”雍正笑了笑,道:“若是如此,天下政令无出,民无所告诉,民又无所养老幼,无法安定。老三的事也就不是事了。天下必出民王!若是此,老大可参考之,自行成事。虽然这几率不大,但是这个事,老人家可与老大说一说。到时候,也算是个机会,虽然只可能有一成的可能。但也是机会。所以做三种打算。必要的很。”

始皇看了一眼雍正,一本正经的打量他。他不是在说笑,而是在说真的。

林觅听了也若有所思。

“十年的战乱,足以拖垮所有民力了,那个时候,出个民王也不意外。”林觅道:“时势造英雄,看事做事吧。只是这个可能性不大,我还是让老大不能有贪心。”

“是的。届时有一兵,自己不当民王,看到哪个要成事,就投奔哪个,也好,至可封侯。”雍正道。

“若十年内定了,天下还是朝廷的。”林觅道。

雍正点点头,道:“梁王虽强势,但能不能成,不好说。”

“天下要乱了,”林觅苦笑着。

便不再多提此事,又说了说家里的事情,这才问他们的情况,又问翠儿。

雍正没说弘历的事,只道:“翠儿很独立,性格如寒梅,将来必成器,老人家的事,我没说。她并不知。老人家若想她,我且叫她来。”

林觅想了想,道:“过两天再见吧。我也收拾收拾,不然她若见我瘦了,怕是担心。她在你身边,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叫她别太想家,好好用心学习才是。”

“也好,她心细的很,怕是会疑心。”雍正道:“老人家过个年辛苦了。”

林觅道:“以后怕是更心苦呢,活着都不容易啊。你家弘历呢,可疑心弘昼了?!”

“当然疑心了,不过我糊弄过去了,怕他看出什么来,打发他先去沿海,督造船坞,先准备头期工事,”雍正道:“也该叫他锻炼锻炼了。”

林觅道:“这样也好,在那呆久了,也能多接触外事,将来有洋人来了,他也能扩展点眼界,总憋在京中也不是事。”

毕竟现在雍正可有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