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二掐,痛击雍正!(第3/7页)
“还请陛下明示,”蒙毅道。
“朕在沙丘突然重病,以为必死,因而,发书急诏你来,又诏扶苏速回咸阳,然而,赵高,暂扣了发向扶苏的书,”始皇淡淡的,不悲不怒。
“陛下!”蒙毅一听暴怒,又悲又痛又怒,却是克制着,道:“陛下如今可好了?!”
“已然无恙!勿忧!”始皇道:“只是身边隐有这样不可托付之人,怎能相容。朕悔当初不听爱卿之言,赵高曾犯事之时,就应按律法将之诛杀。然,一时心软,竟后患无穷!”
“陛下仁慈心善,而赵高实在可诛,竟负陛下,臣即刻将之斩杀!”蒙毅忍着怒色道。
“杀是要杀,然而,却不能以此罪名来杀!”始皇道:“扶苏与胡亥,不可被搅入其中。”
蒙毅明白了,便道:“是,陛下爱子,厚重万当!”
蒙毅刚刚是被愤怒蒙蔽了眼睛,现在理智回来,一细思,这其中的事,恐怕极大。赵高竟然能扣押发往诏回扶苏的信,意欲何为,是为矫诏!他在等始皇死,也就是说,如果始皇有意外,他必定图谋不轨。
而他扣押了书信,旁人察觉不了,李斯呢,他是丞相!
可他保持了沉默。这其中的事,他现在能想到了,那么始皇,只恐一想全都明白了。
可他却隐忍不发,是为什么,是为了杀鸡儆猴,陛下爱才,赵高该杀,然而,李斯还可以用,其才,的确杀之可惜!
况且事涉太广,牵连太大,这里面还有扶苏,蒙家,胡亥,若是发酵出来,不知道会有多大的祸患爆发。
这后续的影响力,是极坏的,可能又是一场暴风雨。
蒙毅前前后后已经想明白了,便道:“臣谨遵陛下之命!”
“盯着赵高,等他犯错,汝可发作,前罪与新罪并罚,立诛之!”始皇淡淡的。
“是!”蒙毅应下。
赵高身上可不干净,以前犯的罪就已是死罪,现在若再犯错,便是知错不改,死也不改,两罪并罚,辜负圣望,死有余辜。
然而赵高一死,只恐旁人不知,但李斯必定是清楚的。能被吓到,以后老实点,就好用了!
蒙毅一想便明白了始皇的用意,这其中的度,还得拿捏准了!
况且李斯其才过人,始皇不舍不用,但同时,恐怕是要拿他去制衡此人了,其实也是用李斯制衡蒙家之意。
帝王之心,就不能猜!蒙毅不敢再想。
始皇不需要赵高了,他身边会常有异象,与其留个小人,不如不留。
这样也好。
始皇淡淡的道:“蒙毅随车马于朕车后,寸步不离。”
这是要用防的意思了,蒙毅哪敢稍怠,他也不敢大意,其实始皇不敢大意,表示了对身边的人的不信任,所以要用他护他平安的回咸阳之意了。
是啊,若回不去咸阳,一切还是未知数。
蒙毅哪怕为着一点心安,也须得慎重再慎重。
其实始皇未必是不再信任身边所有的人,只是他赌不起,宁愿倚重蒙毅,此时求个心安。
恐怕此时的他,心里也是忐忑的吧。虽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当察觉到身边的人不忠时,那股心寒的滋味,那股寒气逼人的滋味,只恐并不好受……一场雷霆在心里发酵,此时却静寂无声。
蒙毅是带了兵将来的,只是只一人来见了始皇,并不敢带所有人上前。此时一得吩咐,立即就下了车,去准备了,竟是不离始皇左右。俨然是最信重之臣的态势。
赵高越是恨的咬咬牙,扫了一眼同样阴鸷的李斯,道:“蒙毅一回,连丞相也退居二舍,陛下可曾如此待过丞相,同车共马过?!”
李斯不语,半晌,才道:“斯出身低微,不及蒙家底蕴深厚,蒙受秦国先王之爱重。”
李斯如何能不嫉妒?!只是不肯表现出来罢了。
其实大臣们争宠信之时,只会比后宫的女人更疯狂。
赵高与李斯不是要弄死始皇,赵高不用说了,蒙受始皇恩遇,换任何一人,都未必能给他这样的恩遇,李斯呢,才是有,然常有残酷,若换任何一人,他都会被厌弃,不被所用,只有始皇不同,用人只问才,不拘一格。
若是没了始皇,他们二人,可能什么也不是!
因此,争宠之时,是各展神通。
之前始皇快出事,他们也是慌了神,怕什么,怕的就是被厌弃,被杀,或不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