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5/7页)
周渔也没提地头蛇的事儿,倒不是她瞒着,而是她对于一个陌生人的话不能偏信,也不能不信,想先打探一下对方的底细。假的话那就正常谈,真的话那就连夜走,让人来接他们。
她就说:“你们商量商量多少价钱合适,我打个电话。”
她这次不是打给张旭处长,而是打给了江山市机械厂厂长毕英柏。
富源县是江山市下属县,而江山市机械厂则是北河最大的机械厂,拥有职工两万人。周渔在广交会的时候,曾经拿到过一个独家信息,有一家采购商提起想要进入机床行业却进不去,周渔专门去聊了聊,帮他分析怎么才能进入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
周渔给的建议是:“你得有点他们没有的新东西,这种东西好用,便宜,容易打开市场。”
对方直接摊手:“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东西?”
周渔就推荐了北河省的机床夹具——万能钻孔夹具,要知道机床的刀具是特别贵的,而钻不同角度的孔则需要不同的刀具,每一个都配备这是不小的成本,夏国人没办法买不起,只能自己研究夹具。
万能钻孔夹具就是江山市机械厂的特色产品——周渔是跟南河省机械行业的人采集信息的时候听说的,用他们的话说,北河的这个是全国的老大,谁也不如人家的好。
周渔就把他们厂推了过去,毕厂长带着人跟对方谈了整整两天,签下了900万美元的合同,是他们厂今年最大的一笔。签完了那天,他直接跟周渔说:“我知道,是南河商情组通知我的,可我也问了,是你专门跑过去谈来了这个机会,周渔,我们江山机械厂承你的情。可惜的就是,你们门市部不销售机床产品啊。”
所以,毕厂长的电话留的就是他自己家的,周渔的电话一打过去,对方恐怕还以为是省内的朋友,问了句:“我是毕英柏,请问你是哪位?”
周渔自报家门:“我是周渔。”
毕英柏一下子声音就激动起来:“周渔?你怎么在北河?”
周渔就把买设备的事儿说了说,又提了富源县日化厂的奇怪之处,“毕厂长,设备我是很想要的,但我心里没谱,所以问问您。”
毕英柏一听就说:“重工业和轻工业不是一个行业,这个左大力我不认识,但是他们富源县的县长黄涛,正好曾经是我们江山机械厂副厂长,这样,你照样谈,我明天去一趟富源,正好咱们也见见面。”
周渔都没想到这么巧,这还有什么担心的,当即就说:“那我就放心了。”
两个人约好了时间,周渔就回了住处,李晓明和范广西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等着周渔过来,他俩就将结果给她说了:“肥皂生产线虽然改的不错,但真的太旧了,13万元到15万,我们认为这个价格很合理。”
“香皂生产线比肥皂的好,不过它不是真正的真空干燥生产线,设备要少很多,而且都比较旧,所以,20到25的价格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最少33万,最多不能超过40万。”
周渔没在80年代办过日化厂,所以设备问题她都知道,理论也清楚,但价格是真没底。他俩既然这么说,周渔就信了,点头道:“那我就有数了。”
然后,她又压低声音把袁大勇的话说了,几个人立时都惊了,结果周渔又把毕英柏的事儿说了,三个人顿时心就落下了。
这还怕什么。
李晓明是最敏感的,今天本来就觉得不好,这会儿算是彻底松了口气,“我俩把价格这么定,也是怕对方真的狮子大开口。怕你实在想要就应了,所以才给你最高的线。这样就好了。”
周渔随后又跟周三春说,“我留了这里的电话,他们大概十一点过来,到时候会联系你,我要是中午不回来,你就带着他们去厂里。”
周三春立时问:“你是怕他们扣你。”
周渔点头:“要是只想卖高价,大不了谈崩了。要是真是地头蛇,可不是要扣人强卖吗?说真的,我刚刚出去打电话的时候,都想过了,不行咱们连夜跑呢。但既然有人帮忙主持公道,那这么好的设备我干嘛不要。”
不过周渔还是跟李晓明说:“你明天也留下吧,我和范厂长去。”
李晓明直接骂她:“你这人,我想跟你做朋友,你倒是把人往外推。我都碰上了,怎么可能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