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6页)

说出这话的时候,张小翠是满脸的兴奋,“我当时就松了口气,这不就是说明,经理,你那话管用,人家听进去了,不撤柜了。”

“这几天,陆续有四家都表达了这意思。还有许多也不催了,我们猜是观望,观望就好,我们就当不知道,好好卖货!”

周三春也高兴得不得了,“那可太好了,那业务员们是不是都可以撤回来了,我怎么听说,咱们八个业务员全撒出去了。”

“也不行!”周渔说,“还是有退的,而且没表态就是说不准,有备无患,更何况,品牌多一些,也便于顾客购物。”

张小翠点头:“我觉得是,这次南河日化搞这遭,幸亏咱们还有海市日化和南州肥皂厂顶着,要不就空窗了。”

“不过我真的觉得南河日化的工人太倒霉了,我听说最近一个星期,省城百货大楼就没卖出去过两块硫磺皂。那天的事儿传的挺广的,好多人说他们不仗义。”

周三春也说:“南州也是,百货大楼和供销社买的人很少。不过也就这两个地方了,其他城市咱们涉及不到。”

“就两个城市就够他们受的了,他们不就是在南河有市场吗?他们今年开始改革,工人们干的越多奖金越多,销售们是绩效提成。如果真的是少了两个城市,起码今年除了基本工资啥都没了。”

“是不是?经理?”张小翠现在进步颇大,原先什么都不知道,如今却说的头头是道。

周渔点头:“是。81年比78年的全国肥皂产量翻了一倍,但是市场就这么大,外加现在不少厂家上了洗衣粉,也侵占了肥皂的市场,所以去年不少日化厂的肥皂是积压的。”

“南河日化厂的肥皂也压了不少货,不过他们硫磺皂卖的还行,外加也上了洗衣粉生产线,算是略有盈利。如果香皂有两个城市卖不好,他们的日子肯定会难过的。”

这倒不是周渔乱说,而是这还没进化到洗发露沐浴露洗面奶这些产品的时代呢,肥皂单价便宜,成本高,南河日化即便已经是南河省这方面的翘楚,一年的利润也就几十万元。

不如一号店一个月的利润。

薄利的情况下,这么大的变动,很容易亏损。

周渔也很同情南河日化的工人,但这不是她的错,是薛兰山和王一,或者是他们顶上更大的领导的问题。

而在南河日化厂,不过一个星期时间,硫磺皂卖不好这事儿,压根没引起什么反应——百货商店一进货就是很多箱,根本还没卖完呢,自然不会反馈。

不过,从一号店撤店这事儿,倒是不可避免的传开了。

薛兰山就被交到了副厂长吕楠的办公室,他一进去,吕楠就问他:“我怎么听说,不合作的事儿,你跟一号店闹得很难看?”

薛兰山早就想好了词,吕楠一问他就承认了:“是,我已经难受好几天了,一直没跟你说,我们是着了道了。这个周渔虽然年轻,心眼太多了,也太坏了。”

他直接坐下,一脸气愤地样子:“如果他们一号店对我们很看重,这个时候我们撤梯子是不对的。可开始那个周渔就没看上我们,拿我们当海市日化的添头,南州肥皂厂的垫脚石。咱们撤了有什么问题吗?”

“结果到了那儿一说,那个周渔就让现场撤,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们背信弃义,目光短视,只顾自己不顾顾客,卷了铺盖卷连夜逃跑。她那口才你也知道,直接煽动的大家激动起来,我们被骂死了。”

“哎呦!”他捶着胸口,“厂长,没这样的。”

吕楠可不知道这些,他本就是耳根软的人,本身还挺生气薛兰山把这事儿办坏了,这会儿又生起周渔的气来了。

吕楠直接拍了桌子:“欺人太甚!走,咱们去省厅,让领导给评评理!”

这也是他的口头禅了。

薛兰山知道他跑多了,就跟狼来了一样,厅里的领导不当回事,上次位置的问题不就是这样吗?这边跑去告状,人家领导直接问,“你们名声不如海市日化,重视程度不如南州肥皂厂,凭什么给你们?”

直接就给打回来了!

这次说真的,他们也没理。

一号店可是南河省商务厅表扬过的正面典型,而且国家日报也是当做正面来写的,是有批评的声音,但目前还是正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