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5/5页)

周渔则一边往办公楼走,一边看着厂区,海市日化成立已久,说真的,现在看着厂区虽然干净整洁,但一瞧就知道,这个厂区时间很长了,她依稀记得,大概在1984年,海市日化就重新升级换代,也是在这次改造后,开始了快速地发展,可惜的就是,外资一进入,圈套太多了,导致这个国产品牌磋磨了好多年,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没多久,她就到了办公楼,业务处就在一楼,周渔一进去就发现,走廊里已经排了不少人,瞧见他过来,最后一位大姐倒是很热情,冲她招招手:“你也是想进货的吧,排我后面吧。”

周渔点点头打听:“这还有不少人吧,今天能排上咱们吗?”

大姐摇摇头:“机会不大,产量少,需求量大,好多人都排了很多天了。”

周渔就掏了个橘子出来,递给大姐:“渴了吧,吃个橘子润润喉。”顺便问:"那能排到吗?这个负责的是谁呀?"

周渔一看就是第一次来,没什么经验,也不像是有门路的样子,大姐吃了橘子,反正也没事,倒是跟周渔仔细唠了唠,她就是浙东人,叫江云,自己摆摊卖货,来进货的。

用她的话说,浙东早就动起来了,小摊贩有的是。

“我们那做小生意的多,大家最信海市日化的东西,我卖这个不挣钱,就是为了吸引顾客。”

“海市这边还是比较先进的,不是完全供给国营单位,每周都有货,但不知道哪天放出来,要看抢得上抢不上了。业务处负责的姓李,李晓明,人挺好的,就是不好说话。”

怪不得排了这么多人。

不过今天显然是没货的,周渔站了两个小时,到了下班点,有干事就出门来冲着大家说:“下班了,回去吧。”

江云大姐站了一天也累了,立时就走了,不过周渔没立刻走,等着业务处的六个人都出来了,认清了样子,才跟着出了门,周三春已经等在外面了,瞧见她就说:“我们住下了,就在一个阿姨家。怎么样?”

周渔就把事儿说了说,周三春也跟着着急:“这么难啊,不行我就在排队吧,我每天都来,我就不信排不到。”

周渔摇摇头:“不能这么弄,门市部需求大,咱们离得远,靠排队怎么行?咱们得想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