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4/6页)

这名字一出,大家立时点头:“是好滋味,起得好!我今天得买点!”

还有人说呢,“你们这个周经理,我瞧着人不大,怎么点子这么多,第一次送鸡蛋我就没忍住买了。第二次说是能凑整,我好奇来看看,又花了钱。这次好了,又弄出来试吃,东西这么好吃,吃了又要花钱喽!”

当然,在第二天的南河晚报的第二版,在时隔一周之后,大家终于瞧见了寻找饼干厂的新新闻。

上面是这么说的:“好消息!经过一周的努力,梅树村蘑菇批发门市部终于找到了饼干厂,那就是张阳县好滋味饼干厂。他们厂是新开的,名不见经传,但是使用是的最新款的远红外电子炉,所以烤制出来的饼干,质量稳定,酥脆可口,实为上品。我们再不缺饼干了。”

“这几天感谢大家的关心,为了表达谢意,大家凭借这手中的晚报,即可到以下几处报刊亭领取好滋味饼干一份(十块),记住,现场要说:好滋味,滋滋香甜人人爱!”

如果说饼干到货对于南州人来说,就是大家突然可以买到了,新饼干叫好滋味,味道很不错,而且同样的饼干,在供销社要卖一块四,梅树村只需要一块两毛五,所有人都觉得,门市部的店员说得对:买饼干就要到梅树村!

但是,对于南河省的人们来说,这可是一次从没有见过的新闻!

你听说过拿着报纸能换饼干吗?开始的时候,是有人不信的,可反正这会儿人们也不忙,上了班后又没事儿干,那干嘛不试试呢。

结果,他们去了以后真的发现,只要手拿南河晚报,只要说出:好滋味,滋滋香甜人人爱!就真的可以拿到一包饼干,这一包饼干可不是一样的,而是由奶香、咸苏打、芝麻等十种口味组成。

“一次就可以尝个够!”

猎奇也好,就是想领饼干也好,一传十,十传百,短短三天时间,周渔用了五千斤饼干,让整个南河人记住了一个饼干品牌——好滋味!

好滋味是什么?

如今问问看报的人,大家都能说出一二:“味道特别好,那个什么梅树村门市部,一千斤两天就卖光了!不好吃能卖光吗?找了好几天呢!”

“挺好吃的,要不能叫好滋味呢!我最喜欢吃芝麻薄脆,他们的不生也没熟过,是我吃过的最香脆的。可惜这里没卖的,哎呀,我真想去南州!”

“好滋味吗,谁不知道,就是滋滋香甜人人爱!”

吴师明送货完毕,走在不同城市的路上,眼泪都要下来了,周渔说:“虽然五千斤很多钱,可再多钱也难买到知名度。让大家知道你们,认识你们,熟悉你们,期待你们,这样,你们出现的时候,才会买上一斤。”

“至于为什么要知名度,当然是我要将门市部开遍全省,以后还要开遍全国,自然,你们跟着门市部,就要全省皆知,以后还要全国知名。没名气怎么卖货?!”

吴师明还以为这需要很久,哪里想到,周渔只用三天就做到了。

他明明是个特别脚踏实地的人,可现在却有种做梦的感觉!这梦可真美啊!

至于周渔,则这两天开始陆续给订购过蘑菇的蔬菜公司打电话,问询他们收到蘑菇怎么样,还有年后的订购计划。

东北老大哥张继东将周渔夸的跟朵花似的:“你们这蘑菇可真新鲜,我这边一推出去,人家都夸我们,说我们今年小炉匠打铡刀——做大活!”

当然,他还说了:“你托我的事儿我给你办好了,香喷喷一千斤的饼干都拿到了,货我就不运回来了,你找人卸货吧。”

就等这个消息呢,闻言松了口气,点点头:“好咧!”

订货的原因是,周渔是接了徐军海的一个电话。

徐厂长虽然目下无人,总的来说,人还是有底线的,他酸溜溜地祝贺周渔厉害:“我用了二十年,你三天就捧出了一个好滋味!周渔啊,哪里有你这么干事的。”

周渔才不惯着他呢:“你喝醋了吧!”

徐军海气得不得了,可是也佩服周渔的本事,另外还有点惜才!在他看来,这才能当对手呢,钟浩民是个啥东西啊。

他哼了一声说:“你可别美了!钟浩民找我了,让我给他证明,那一千斤饼干是他们香喷喷的,你这是踩着香喷喷捧别的厂子,你对消费者是欺骗行为,你小心点吧!他好像找了肃南商务局的领导,还请了省厅的领导,要找你们南州商务局要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