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始于唐朝显庆年间的诱鱼大法(第6/17页)

再看下半句——“老命好”,人活一辈子,图的是个好归宿,甭管年轻时吃多少苦,最终有个好结局就没白活,求测的人一听“老命好”,能不高兴吗?殊不知阿宝的话是需要时间验证的,等你老了再回想这些话,发现都是扯淡,可那时你上哪儿找这个算命先生评理去?即便你有幸找到了他,他已风烛残年、垂垂欲死,难道你还揍他不成?

“你这个人命犯桃花,男女之事不断!”

这是阿宝们经常对帅哥靓女们用的招数。人分三六九等,有丑有俊,甭管男女,只要长得漂亮,就会招得异性吸引,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那些前来算命的忧愁少妇,一进门阿宝就会问:“算什么啊?”“算姻缘!”阿宝们马上就会让你在神灵面前烧上三炷香,然后观香象,最后告诉你:“从你烧的香的形状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两男争一女之象!你陷入感情纠纷了!”少妇必大惊:“灵验!”其实也不自己想想,长得这么漂亮,必然招狼,进门又告诉人家算感情姻缘,傻子也能算出来!

“你的孩子是王母身边的童子。”

这句就更没谱了,但这句的“信用度”却最高。父母给孩子算命,如果是因为孩子身体不好问卜,用这句话最“灵验”,因为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常言道:“媳妇看着别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己家的好。”既然是上天的童子,必然是因为什么意外的原因投胎做人了,命运也必然与一般孩子不一样,多病多灾也很正常。其实这是阿宝使的“千”,无形中提高了你子女的地位,等你的心理防线降低了,他马上出“打千”:“这个灾必须要解,否则还会被上天收回去!”父母一听必大惊,“说吧,怎么解!”此时已经任由阿宝摆布了。

……

几十年来,我一直遵循着祖爷“做一个善人”的理念,但凡看到有假借算命骗人钱财的,都会被我拆穿轰走,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这个不大不小的地级市还没出过什么骗子。今天听这两个人是外地口音,我准备教训教训这两个晚生。

我仔细观察了一阵,发现除了这两个伪和尚之外,还有两个托儿,是两个女的。其中一个女的扮红脸,另一个扮白脸。一个非要算,另一个拉着她说:“算这个干吗,都是封建迷信!”最后那个女的说:“我试一试,不准我就走!”

结果可想而知了,算得奇准无比!而且另一个女的也算了,也是很准。两个人算完后,说:“师傅,多少钱啊?”

那男的说:“施主,我们是××山寺院的,化缘到此,出家人要钱没用,你就捐点香火钱吧,将来这些钱都用于寺院的修缮,也算积了一份功德。”

那两个女的说:“师傅真是善人啊。捐多少啊?”

另一个男的说:“捐多捐少随缘,这个东西没多没少,从自己心里出。”说着拿出一个本子,打开后递给那两个女的,“两位施主自己写吧,写多少捐多少,也写下你们的名字,以后会刻在功德簿上。”

我不禁掩面,心想这种手法爷几十年前就用过了,你们还在用。这就是一个套儿,本子上的名字和捐款都是他们自己写的,用不同的字体,模仿不同的人,每个名字后面基本都写着100元,200元,也有50元的。看似让你自己写,但他们前面写的这些数额已经很大了,如果你接过这个本子,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写五毛一块的。因为人都有脸,都好面子,前边都是50元、100元、200元的,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写个10元、20元的。那个时候,钱还很实,上个街拿个十块二十的都花不了,韭菜2毛钱一斤,大白菜1毛一斤,西红柿最贵5毛一斤。

我看到一个老太婆算完后,颤颤抖抖地从兜里掏出一个手绢,将身子转过去,哆哆嗦嗦地打开,里面都是一毛一毛的零票,数了数大概一块钱,都递给了那个男的。她说她不会写字,让那个男的帮她写上。

善良的人啊,总是被骗子的伎俩蒙蔽了双眼。我沉不住气了,盗亦有道,阿宝圈里也有行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杀贫的,眼前这些孙子辈的阿宝已经让我忍无可忍。

“给我算一卦吧。”我挤上前。

其中一个男的抬头看了我一眼:“老人家,您是给自己算,还是给家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