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书完)(第4/6页)

与西域的商贸,再次繁荣起来。因为纺织技术的革新,棉纺的进步,棉布棉被的推广,棉纺品成为了出口的新主力。

这些纺织品伴随着改良了的青花瓷,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的散茶,成为了远销西亚的“新三样”。而西域而来的黄金,宝石,药材,以及某些农作物的种子,也陆陆续续进入中原。

中外交流重新活跃了起来!

除此以外,登州、泉州、广州三大港口,还开发了新航线,形成了北到东瀛,西到波斯的各类航线,海上贸易持续走高。从波斯地区来的银币,大量出现在海港城市。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样的发展就很好。

但很多时候,意外本身就是一种不出意外。

眼见大明的商贸快速复兴且繁荣更甚以往,赤松德赞一道军令,吐蕃边军二十万向河西进发,妄图劫掠河西,捞一波大的!

不是他想找事情,而是这些年吐蕃修佛寺修得有点多,是真的缺钱了!

得知吐蕃军来袭,方重勇希望御驾亲征,结果被群臣阻拦。最后,郭子仪挂帅出征,他因为说服朔方军弃暗投明,此后作为军中将领的典型,被方重勇快速提拔为关中防御使。

方重勇带着中军来到新长安城,在这里坐镇后勤枢纽,并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担任副帅,李光弼、车光倩、何昌期等人都在军中各领部曲参战。

总兵力有十五万之多!

这次方重勇是把国内的精兵都拉出来了,他要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辛苦耕耘了五年,这五年他节衣缩食,把所谓的“私房钱”都花在了军备上,就是为了今日。

记得前世的时候,高中看起来还差不多,并无本质区别的两个人,到了大学,进入社会,其命运往往各不相同,差别极大。

上次吐蕃军还和汴州军打得有来有回的,然而这次一接触,吐蕃人就傻眼了!

扔出去掉在地上会爆炸的圆球,炸开后,里面有碎铁片飞溅得到处都是,被沾到就非死即伤。

以及那种抱着一根竹筒的“手铳兵”,破阵的时候冲锋在前,他们齐射过几阵后,吐蕃军便已经溃不成军。

最令人胆寒的,还是那种埋在地下,就能引爆城墙,炸塌一角的玩意。

吐蕃军虽然有二十万,但是这次与明军交战,一败再败,一直败到鄯州。方重勇命郭子仪带兵攻鄯州,一战而下。

又命他继续攻相邻的廓州、洮州。

吐蕃军士气被打崩了,也是因为这些年信佛的人多了,这些人成为僧侣后,既不纳税也不当兵,所以兵员素质降低了不少。

这一年,明军一举收复了陇右三州。之后,郭子仪被封为护国公,世袭罔替。

典型的后来居上。

赤松德赞派人来长安求饶,双方以石堡城故址为界,立碑会盟。

吐蕃人的失败并非偶然,这五年来他们只顾着修佛寺,铲除苯教徒了。经济还是那个鸟经济,人口也还是那个鸟人口。

吐蕃不变,但大明却已经日新月异,焉能不败?

方重勇的威望再次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此时国内朝野局势已经十分稳固,就连过往那些写小作文阴阳他的人,都一个两个的选择封笔了。

回到汴州以后,方重勇下令在汴梁城内举办一个“万国博览会”,鼓励国内各州的商贾到这里,将他们本地的好特产展出一下。

博览会揭幕当天,汴梁城人山人海,一连几天,城内都不宵禁。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脑中又浮现出当年盛唐时的百国商贾来朝贡时的盛况,忍不住潸然泪下。

回来了,当年的荣光回来了!

以这届博览会为分界线,大明国内商品经济再次加速。官府以“盐引”为根基发行的纸钞,已经完全代替绢帛和贵金属,在市面流通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朝廷又借机推了一波青苗法的改进版,低息贷款帮助很多农民开荒,社会底层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

清晨,扬州罗城那宽阔的街道上,一个穿着健美男装锦袍的少女正在飞跑,一不小心,将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撞了一下。

这位壮汉衣着普通,身上却带着一股贵气。少女的身体很单薄,虽是主动撞人,事后自己却是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