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多余之人(第3/4页)
还说不是对本节帅有所不满?”
方重勇皮笑肉不笑询问道。
张氏当然不可能跟吐蕃合作,这点方重勇是知道的。
但是换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似乎也说得通。
因为在河西,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方重勇领兵出征西域持拥护态度,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从中受益。
比如说,凉州就有人觉得方重勇不该当这个远征军统帅,而是应该由他们家的人来当!
“不敢不敢,在下对方节帅是非常尊敬的,没有半点不满。
只是支持远征这样的事情,事关重大某年轻不懂事,要回去与家中族老商议一下。”
张弥努力辩解道,只是怎么描怎么黑,傻子也看出来有问题。
方重勇也猜出来一个大概,于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
“张弥你虽然年轻,却也是老成持重呐,本节帅很欣赏你!
那你就先回去等通知吧,接下来要谈的事情,你与张家的人,就不必知道了。
来人啊,送客。”
在一众复杂的目光下,张弥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不得不悻悻的离开沙州府衙。
“节帅,是不是凉州安氏那边搞鬼啊?他们不是一直提议让安重璋当安西远征军主将么?”
何昌期凑到方重勇耳边不动声色的询问道。
“你丫闭嘴!”
方重勇没好气的低声呵斥了一句,他如何不知道是安氏那边对他挂帅出征不满呢!
安氏的人认为,他们来自西域,跟那边关系熟络,自然好办事,也是利益攸关退无可退。
在那些人看来,方重勇是“西域经略大使”,总揽大局就行了,军事上没必要当主帅。
其实安氏的想法也不能说错,毕竟方重勇太年轻了,西域那边的情况也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还是要找个能打的,也熟悉西域事务的人来办,反正也不耽误大事。
更何况赤水军还出了那么多兵员呢!
他们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凉州大户的想法,其中自然也包括凉州张氏。
敦煌张氏的人,被凉州张氏的态度所影响,不愿意支持方重勇,看起来是意料之外,实际上也是情理之中。只有懂行的人,才看得懂方重勇这一趟的好处有多大。
凉州安氏出自昭武九姓,他们自然是懂的。
张弥走后,方重勇微微一笑说道:
“现在多余的人已经走了,开始说正事吧。
刚才本节帅谈的是你们付出了什么,现在本节帅就来跟你们讲一讲福利。义务与权力是一枚铜板的两面嘛,本节帅找你们要了粮秣,自然不会不给你们好处。
比葱岭以西更远的原波斯都护府,以及更远的地方,听说那里可是遍地都是黄金的,货物到了长安价格要翻十几倍。
之前河西不是有商队嘛,等唐军打通了葱岭,攻克了小勃律后,这商路就彻底通了,而且我们掌控了大局,不必再看某些胡商的脸色。他们再也不能垄断西域货物的定价权!
本节帅会发许可证给你们经营,而你们集体入股,风险兜底可控。
以后只要本节帅在,就是军民一体。有唐军一口饭,自然少不了你们一口吃的。”
方重勇侃侃而谈,变成大忽悠,宣讲“经营许可”与“股份所有制”。唐军数量有限,去了再回来,经济利益便无法保证。只有发动河西的大户与商贾一起去冒险,才能动用“看不见的手”,来经略西域。
一手商贸,一手刀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场众人呼吸都沉重了几分,没有谁是傻子,毕竟以前都是合伙玩过走私的。
而现在,方重勇是要把以前的走私,变成现在摆在台面上的“许可证贸易”,顺便在西域推广交子。
这也就意味着,西域传统的胡商,如果不入局,那么将会成为被唐军打击的对象!下场可以预料!
那些人会不会入局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越是早入局,能够得到的好处就越多!随着唐军在前面开路,他们这些河西大户就可以跟在后面去摄取自己的利益,并且还可以得到唐军的保护。
这里头有多大利益,还需要多想么?
“方节帅,鄙人康居亭,我要鼎力支持您!我要入股!全部身家都给您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