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人还没来,官职先到(第4/5页)
和外人猜想不同的是,在唐代,担任留后的官员门槛其实并不高,因为并非每一个留后都能“转正”成为节度使。
别说是方重勇了,就是文官担任留后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说岑参在《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中写的那样:
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弱冠已银印,出身唯宝刀。
还家卿月迥,度陇将星高。幕下多相识,边书醉懒操。
虽然这首诗是岑参在拍张郎中的马屁,但这里的张郎中就是陇右节度留后,原有官职也并不是什么大官。
“杜节帅,现在怎么办呢?”
边令诚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道。
新留后不到,那就现在的留后继续当着呗,还能怎么办!
潜规则是这样,可是这话边令诚不能说,说了要担责任的!
正在这时,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的冲进来,对着杜希望与众将大喊道:“杜节帅,诸位将军,大事不好,安人军哗变了!现在安人军大营已经要走空了!士卒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此刻正在大堂内开会的安人军军使哥舒翰,顿时一脸错愣,发现众人都齐刷刷看着自己。
对于哥舒翰来说,现在的情况变得很复杂。
好消息是:这次安人军哗变,他似乎已经洗清了谋反的罪名。
坏消息是:一个治军不严的大罪,貌似跑不掉了,不排除后续罪责加码。
然而更让人崩溃的是:年迈多病,近期还操劳过度的陇右节度使杜希望,听到这个消息后,双眼一黑,就在边令诚面前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节度使衙门大堂内各军军使都一齐看向边令诚。
那意思好像在说:兄弟,平时谁是留后没所谓。现在突发状况,你这份留后的任命就能决定谁暂代节度使一职,搞不好可是要死人的!
众将的态度,让这位只是来送信的宦官左右为难,不知道要如何处置才好。
与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
小方知道基哥是个大辣鸡,老壁灯,这家伙不仅自以为是,而且还傻叉好色。
按一般的情况,有这种老大,就应该直接剁了,连带他那些蠢逼儿子,能杀的杀,不能杀的留着扯虎皮才是硬道理。
当个权臣还不是易如反掌么?
小方也知道安史之乱在即,到时候肯定生灵涂炭,肯定得做些什么。
怎么说也得造个反,夺个权,来个天街踏尽公卿骨吧?
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杀个80%,不过分吧?毕竟这些人里面该死的实在是太多了。
小方还知道东方的国运自此以后不断螺旋下坠,直到推翻“三座大山”后才浴火重生。
开个科技树,开个政治挂,搞搞深度的社会实践,怎么也得试试吧?
然后再殖民美洲,殖民大洋洲,殖民非洲,现实里面搞不了的,统统都搞起吧?
小方还大概知道哪些人安史之乱要搞事情,大概哪些人是忠臣猛将,收一批亲信,整一整势力,自己当个皇帝取而代之,不过分吧?
实在不行的话,小方当个纨绔,搞搞美女play,问题总归是不大的。这么多美女,甭管有名没名的,弄个一百个开后宫,也只是意思意思洒洒水吧?
我想了想,用冷静的右手按住了激动的左手,然后写出了一个苟得不行,又小心得不像话,几乎不带任何金手指的“观察者”。
暂时用这双眼去看盛唐的辉煌与乱象,憋屈是憋屈了点,好在没有侮辱你我的智商。
想杀基哥,但是基哥是小方的权力来源,所以杀不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得知道谁是给你发工资的,是谁罩着你的。
安史之乱或者别的什么动乱,确实一定会来。可是人要吃饭要学习要做事,技能不可能平白无故变出来,人脉不可能平白无故变出来,小方没有什么魅魔技能,也没法子脑控他人,一切都得靠自己。
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依旧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以及文化上的垄断。他们很黑很坏,但是一点都不蠢,不会被人耍得团团转。随便一个家里能出四五个刺史。
你作妖的话,人家只想问你算老几,以为有个好爹就能横着走?就能想怎么乱搞就能怎么乱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