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耿耿于怀(第2/3页)

你看诸葛亮都被拐跑了。

陆离:表面已不在意,内心耿耿于怀.jpg

他不仅自己耿耿于怀,也跟曹操好生提了一下,毕竟是有关敌人力量的大增强,这不得让自己人心里有数吗。

曹操:“伯安对诸葛孔明倒是颇为推崇。”

明公,你在后世但凡有个小学学历,都会跟我一样对他很是推崇的。

陆离客观评价:“诸葛孔明乃是世之奇才,刘备得之,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陆离认为自己评价的很客观,但对于如今还没有见识过诸葛亮本事的许多人而言,这番话实在是有点溢美太过了。

曹操是相信陆离眼光的,有名声的人未必全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也不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存在,但陆离这般说,诸葛孔明恐怕是前者。

而如果是这样,好大的一个人才被刘备给拐走了,确实是让人感到可惜。

不过不说荆州的诸多贤才,曹操的人才供给家族之一司马家在司马朗与司马孚之后,也输出了新的贤才——司马懿。

这人其实还是司马孚的二兄,只是之前曹操征辟的时候对方生病了没来。

曹操正在跟陆离分享自己新得到的人才,而陆离听到司马懿这个名字,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该有的情绪波动在面对司马家那两个人的时候已经有过了,不就是司马懿吗,能不能跟诸葛亮换一换啊。

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陆离只是想了想,就觉得这事要是成真的话,自己的历史改变进程说不定瞬间就能百分百。

可惜,这种捷径怕不是自己这种运气值的人能够走成功的。

可是该死的,我都还没来得及看看诸葛亮到底长啥样呢。

陆离心平气和的听着曹操提了一下司马懿,虽然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对方后面做了什么,但陆离没有在这个时候斩草除根的打算。

不说如今司马家的人还好好在曹操手底下干活,自己这种想法不会得到曹操的支持。

就说司马懿这人吧,你别管他后面做了什么,他是真的有才啊,就算真的要杀,咱们能不能先用一下呢,不能浪费人才嘛。

况且曹操又不是什么不懂事的小孩子,他还能看不出一个人到底如何吗。

陆离没有表现出什么大的情绪波动,曹操也没有过度提及司马懿,如今对方在曹操这里还没有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

他们主要讨论的还是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得到荆州。

刘表虽然是荆州之主没错,但看对方选择的治所地区的人都有不少没有多么忠诚于他就知道,他对于荆州其实并没有掌控的那么全面。

该怎么说呢,就处于一个半治状态吧。

作为荆州牧对于下面的郡县都能够管到,但真要说起完全掌控,还是差了一些的。

现在刘表一死,有想要顺势朝着曹操投诚的,也有半独立状态想着待价而沽的,还有干脆独立自治的,当然了,也存在想要为刘表报仇的。

好歹对方也当了那么久的州牧,虽然不对外进取,但对内治的那是井井有条,有忠诚于他的人很合不是吗。

本来要是刘琦没走,刘表的子嗣全都在曹操手底下,事情会好处很多。

可这不是让刘琦走脱了吗,事情瞬间就有点麻烦了。

事实上就因为这件事情,曹操对于蔡瑁的能力打了个问号。

这大好优势在手里,刘表动弹不了,兵力你也有,甚至名义上的、实际上的权力掌控都拿到了,还专门跟你说过要注意他们,这都能让人跑掉……

别说办出这种事情来的是曹操其实还没有特别熟悉的蔡瑁,便是陆离,他办出这种事情来,曹操都得怀疑一下他是不是昏了头了。

但刘琦也只是刘琦而已,别说他只是刘表没有定下继承人身份的长子,他就是刘表的亲爹,也代替不了刘表的作用。

所以情况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糕。

毕竟比起再次处于颠沛流离状态的刘备,以及几攻江夏都没能攻下的孙权,曹操完全可以说是一骑绝尘的人生赢家了。

不过陆离是半点放心的松弛感都没有的,东汉末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时期,其中就经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每当一方势力看起来充满优势,势不可挡的时候,多半就要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