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挖坑(第3/7页)

杨沅道:“我不喜软枕,睡着不太透气,而且太矮了,可否换个荞麦皮的?”

隗顺道:“下官去想办法。”

不到一个时辰,隗顺就又到了杨沅的牢房,他给杨沅带来一只茶枕,还提了一袋“决明子”。

如果嫌那茶枕不合适,可以再掺点“决明子”进去调整高矮和松软程度。

肥玉叶那边的待遇,丝毫也不比杨沅这边差。

因为那边的女牢头儿已经知道肥玉叶是因为杨侯的事情入狱的了。

因为杨侯入狱的漂亮女人,那么他们之间,会是什么关系?

当然不能怠慢了。

就算没有隗顺的交代,这边的女牢头儿还是杨沅的“粉丝”呢。

有关杨沅的评书和杂剧,她一个不落全都看了,迷的不要不要的。

从当初杨沅考中状元,跨马游街那一天,被她在街头看见,她就深陷于杨沅的颜值而不可自拔了。

谁说她五大三粗就不能有一颗少女心了?

她对肥玉叶是产生了移情作用的,她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肥玉叶身上,使得“你我一体”。

善待杨状元的女人,就是善待她自己。

担心肥玉叶一个人在牢里烦闷,她还随意委了肥玉叶一个“监工”的差使,可以在牢里随处行走。

杨沅去男监的时候,大牢里犯人比较少,除了死囚等重刑犯,全都不在。

因为他们被临安府衙带出去清拆违章、疏通沟渠去了。

这种不要钱的劳力,为什么不用?

女监这边的犯人也是要干活的。

织布、刺绣、舂米等,比男犯们要轻松许多,但也一样是免费劳力。

那女牢头儿给肥玉叶一个“监工”的差使,本来是怕她闷着。

但肥玉叶这看看,那看看,对女犯们的刺绣手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她便随口指点了起来……

……

汤思退去了晋王府,带去了刘以观搜罗到的一些证据。

眼下,还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杨沅与假会子案有确实的联系。

不过,刘以观已经说了,哪怕他与假会子案全无关系,如此巨额的偷税,他也死定了。

呵呵,恢复太祖时的《皇宋刑统》,是你杨子岳一力坚持的。

好啊,那咱就按照《皇宋刑统》来!

想不到老夫当初一语成谶,你杨子岳当真是“作法自毙”了。

因为汤思退已经可以确定杨沅有罪,自然不会再留手。

于他而言,这已经不是杨沅一人有罪与否的事了。

政争,从来都是如此。

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政敌就绝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单一事件处理,而是会充分利用它进行株连扩大,尽量把敌对一方的人拉下水。

汤思退不相信这么大的一桩案子,背后就只有杨沅一人。

就算只有他一人,也可以想办法把其他激进派成员尽量拉下水嘛。

所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他要赤膊上阵了。

晋王看着他陈列的证据,久久不语。

汤思退道:“监国一向器重杨沅,想不到他却利欲熏心,做出这样的事来。下官获悉此事时,也是大吃一惊。

此事尚在侦破当中,大王现如今代官家监国,日理万机,本不该在事情全部查明之前打扰监国,只是考虑到杨沅如此善于营造名声,蒙蔽了大王,所以下官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有必要先与大王通个气儿。”

晋王赵璩闭上了眼睛。

他的耳畔,又回响起了杨沅的声音。

“大王,没想到这案子查来查去,倒是把下官自己都绕进去了。不过,这倒是个好机会,下官想利用一下。

弄好了,就可以来个大扫除,尤其是三法司。之后,它就能变成官家手中最得心应手的一口宝刀了,无坚不摧。”

“子岳,如果……他们不下场呢?”

“他们不下场,也没有什么损失。正好利用我被抓,蒙蔽那些真正的金国秘谍。

我的人已经在盯着他们了,只等一个一网打尽的时机。

如果制造假会子的罪名被安在了我的头上,他们不再那么警惕,也就不会继续蛰伏下去了。”

汤思退见晋王闭目不语,只当他是对杨沅深感失望。

汤思退心中快意,假意劝慰道:“那些作奸犯科,最终被绳之以法的贪官,在暴露之前,哪一个不是光风霁月、一身的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