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失望透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第3/3页)

如今太子被捉了回来,废太子势在必行,与太子利益与共,休戚相关的琅琊王氏定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与王大将军之间,早晚是要有这一战的,他必须早做打算。

*

另一边,王公等太子消息这两日,也是后悔不迭,扼腕叹息。

本想着太子只要粗通学业,最好自己没什么主见,对他言听计从即可,可没想到真把人教成个没脑子的蠢物。

他不怕他蠢,就怕他又蠢,还总爱灵机一动!

王公这回属实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要是先前教导的更用心一些,太子也不至于蠢到能做出这样的事。

大将军也是,明知太子单蠢,为何还要如此诱导他?

太子被废,他们王氏就少了一个可操控的傀儡,皇帝绝对比太子难对付,小皇子身边的辅政班底,也绝对不会是他们琅琊王氏,得不偿失。

难不成大将军篡位之心不死,故意挑拨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再以废太子之事为引,打算以清君侧的名义挥兵金陵,逼迫皇帝退位后,拥立幼主登基,再让幼主禅位给自己吗?

王公不由一身冷汗,若大将军真有此谋划,那王氏以后就真要背负乱臣贼子之名了。

狡兔三窟的事他也会做,他不能孤注一掷,把鸡蛋都装一个篮子里,将整个家族的前程都寄托在一场胜负未知的战局。

如今想保全王氏全族,就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立刻跟大将军割席,支持皇帝。

如果大将军造反成功,最多也是怪责他几句,同族兄弟不至于反目,他依旧会有高官厚禄。如果大将军造反失败,王氏也已经提前跟他割席,不至于举族覆灭。

想到这里,王公便立刻派人去请王玄朗前来,准备将他骗过来,亲手交给皇帝做人质,用来牵制大将军,来表明自己对皇帝的忠心。

府吏去了后,很快回来传话,说王玄朗在太子被抓回来后,就已经弃官离开金陵,前往荆州投奔大将军了。

王公心里一下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