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5/6页)
他千想万想,都没想到这个答案。
开荒?
这可是既累又苦,堪称流放的差事。
广宁卫,可不是什么轻松地方。
大家都认为,纪楚为了平临国做了那样多的事,是到享受荣耀的时候了。
怎么一开口,就要去哪?
明明如今四海升平。
无论是他的权势,还是平临国四周战事都已经平稳。
何必还要那样辛苦。
薛明成头一个抬起头,眼里闪过几分不敢置信之外,又多了几分懊恼。
这是成为皇上近臣之前,都没怎么有过的眼神。
而皇上也明白过来,纪楚是什么意思。
要说他们三个,上次在京城见面时,身份都不算显赫。
纪楚跟薛明成被召进京城,差一点就要入狱。
皇上还是五王爷,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二王爷的臣弟,到时候一起就都完了。
等登基之后,朝中派系林立,周围还有战事。
皇上也好,薛明成也好,一刻都不得轻松。
甚至在今年年初,还因为先太子旧党闹得不愉快。
不过还好,也在今年彻底解决。
皇上大权在握。
身为皇上近臣的薛明成也是松口气。
不论是他们两个,还是其他在潜邸时的近臣,以及帮皇上坐稳皇位的一众臣子,从年后一直到如今的四月份,都处在兴奋跟放松的状态。
皇上自然不吝啬,个个论功行赏。
赏到纪楚这里,才让皇上发现了不对劲。
坐稳了江山,就要开始享乐了吗。
论功行赏之后,难保没有另一个曹家出现。
他们这群人高兴得太早了。
“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皇上喃喃道,原本一直带笑的脸上,忽然生出几分严肃。
给纪楚安排的三个地方,跟其他人一样,都是论功行赏。
但如今,真的到该享受的时候了吗。
皇上都不知道答案。
而薛明成已经反应过来。
不行。
不可以。
方才纪楚选择曲夏州的,其实也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但皇上第一反应是不喜,自己的反应也是他糊涂。
这不仅证明那地方纪楚回不去,更证明吃老本,是万万不成的。
自他回京之后,办成过许多大事,沉浸在天子近臣的身份上不能自拔。
但方才皇上对纪楚的眼神,让他意识到,自己再这样下去,难保也是这般。
靠着上司的心情活着,便是伴君如伴虎。
一时半会还好,时间久了,必然会出问题,早晚的事。
其实这种念头,也不是头一回出现。
但却是头回被纪楚直接点醒。
更被皇上的眼神点醒。
这就跟合伙办一个公司一样。
创业成功,大家都准备躺了,那事情谁做啊。
而让投资的大老板又怎么看?
纪楚其实没想那么复杂,他单纯觉得,这可没到吃老本的时候。
与其论功行赏,不如去建设边关。
滇州棉的出现,让他这个想法更加旺盛。
去广宁卫,去种棉花,去种大豆,去种高粱。
养活更多人不说,还能让更多人穿得起棉衣。
可别忘了。
如今棉衣价格逐渐上涨。
再涨下去,普通人绝对穿不起。
只有广袤的黑土地,才能承载那么多人口的口粮,承载平临国百姓需要的棉衣。
方才升起危机感的薛明成忍不住说道:“跟你比,我倒是想混吃等死了。”
不等皇上安慰,就听薛明成请命道:“陛下,臣也请命,想去浙东一趟。”
“帮皇上查处贪腐官员,查处江浙一带的土地兼并情况。”
此话一出,皇帝果然眼前一亮。
好啊,以薛明成的聪明让他去惩治豪强,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只是他这一走,朝中难免多话。
纪楚见皇上意动,半开玩笑道:“你要是在那边查了贪官,能不能把人都贬到广宁卫啊,那边地广人稀的,很需要他们帮忙锄地种田啊。”
往日的士族子弟,帮他锄地种地?
纪楚还真想得出来。
可这样确实是个好办法。
把这些兼并土地的人,全都扔到边关去,也算物尽其用?
而且广宁卫有纪楚坐镇,这些人也翻不出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