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5页)
佟钊大手盖着杯口:“戒了。”
“戒了?”罐罐震惊。
甘九低头吃菜,耳朵却悄悄红了红。
佟钊像是给谁做保证似的道:“喝酒爱做错事,你师父以后滴酒不沾!”
陈爷爷一听,立马道:“那敢情好,你那一地窖酒明儿全给我搬来!”
佟钊心在滴血,看一眼埋头吃菜的人,咬咬牙:“成!”
“不成!”
罐罐忙道:“一坛两坛倒是可以,多了可不行,我不在陈爷爷跟前儿,我可不放心他喝忒多酒!”
陈爷爷顿时喜笑颜开:“行吧,我这孙子都发话了,那你只给我搬两坛就成。”
佟钊的几十坛好酒保住了,也高兴道:“得嘞,给你老爷子两坛又何妨!”
饭桌上说说笑笑,倒是没有茂溪村那般离别悲伤,只因着这些人一身轻,要么有家底儿,要么有真才实学,随时都能跟着魏家兄弟去到府城。
不过此次便只能他们兄弟自个儿出发。
佟钊到底是不放心,道:“我原本想着再过一段日子要去邺城,如此便这两日就出发,护送你们兄弟去府城一趟,见着你们平安,我再带着兄弟们转头去邺城。”
魏家兄弟知道镖局哪日出镖都有讲究,纷纷劝佟钊不必如此,不成想佟钊主意已定,他们兄弟也只得真心感谢一番。
因着师娘实在舍不得罐罐,魏家兄弟今晚便宿在诸葛夫子家中。
书房里,诸葛夫子殷殷切切考校魏承的学问,见他对答如流,便知晓府试和院试应当是难不倒他这个如此天资的徒儿。
又将自个儿压箱底墨程拿出来赠予他,他道:“若你府试院试都考过,赠你字帖和古籍的人物应当会去寻你。”
魏承点了点头,问道:“不知夫子和这位大人物如何识得的?”
诸葛夫子叹息一声:“我年轻时也曾在幽州城读过府学,当年因着你师娘的照顾,我又自个儿抄书,倒是能供上温饱,这位人物是比我先入府学几年的同窗,他性子古怪,家境贫寒,我常见他以水充饥,如此便将每日一个馒头分了他一半,后来……”
后来诸葛夫子未曾去考举人,这位同窗一跃成为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受人敬仰。
魏承默了默:“夫子可愿再考举人?”
诸葛夫子愣了下,复又摇头:“早些年读书,为着也是想考取功名,让你师娘过上好日子,可是如今我与你师娘日子安稳,不缺银钱,还日日相伴,我早已知足,再拜官场,怕是又要让你师娘过那般漂浮不定的日子,我更不愿让她再日日夜夜枯坐等我,她的身子遭不住……”
夫子师娘感情甚笃,这世上总有比功名利禄更为重要的事情。
如此,魏承便不再劝。
他走出书房后又在想他考取功名又为了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为做罐罐的底气。*
他推向卧房门的手一顿,想了想还轻轻推开,便听到里头欢快的喊声:“哥哥?你回来了?”
魏渝早已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拍拍另一半床:“快些睡觉吧,我们明儿还要早起回去安顿家里!”
魏承拨灭两盏油灯,只留下桌子上的一盏,将手中的书平铺在桌上,道:“你先睡着,哥哥刚刚与夫子辩了几句文章,眼下再琢磨琢磨。”
魏渝打个哈欠,翻个身道:“好呀,那哥哥莫要贪夜噢。”
“睡吧。”
他看了许久才轻轻翻了一页书,过了片刻,又翻回来前页重新看过。
.
原本他们兄弟与孙览师兄等人约好一道去府城,可他们想趁着天寒尽快将拆卸好的熊瞎子卖出去,也只能提前半个月启程。
家里和羊庄有云夫郎和两个婆子两个汉子照看倒是没什么差错,再者还有里正伯伯和婶子常去羊庄,也不怕村里人起什么歪心思。
猎户队便由着李三郎照看,剩下这两个月打打毛皮子,待六七月份便让猎户队去山上寻参种,这个时候魏渝会亲自回来一趟“种参”,这次猎户队的李猛梁娃五人跟着他们去府城认路,他们还约定每两个月派这些镖局出身的汉子们就去送皮子,只要抗着震金镖局的镖旗,过路山头当家的不会打他们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