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6页)

魏承先前在屋头忙就是在记着谁人带了什么礼,以后这都是要还的。

“豆苗家送了一筐鸡蛋,一筐胡瓜,还有六十六文红绸子。”

魏承一边记一边念:“罐罐数一数丝瓜筐,绸子里面包了多少铜钱?”

罐罐将那红绸子打开,奶声奶气的数了数道:“总共有八十八个铜钱!”

魏承点了点头,道:“里正伯伯送来一筐丝瓜,一筐鸡蛋,一百文铜钱。”

“乔夫郎送来一对草药枕,并着六十六文铜钱。”

这么一算来,村中的礼他们就收了两筐鸡蛋,五六筐蔬菜,还有四百文铜钱。

里正家给了一份礼,李家三郎和秋哥儿单独出了一份,吴风吴大哥也出了一份。

李三郎和秋哥儿兄弟俩是个讲究人。

再去看私塾师兄们送的便都是一些不错的笔墨纸砚,待打开李行谦的匣子时,罐罐惊奇道:“是银元宝!”

魏承一愣,拿过来一看里面不仅有两支黑竹身的俊秀羊豪还有一枚沉甸甸的银元宝。

约摸也得有十两银子了。

魏承记得李行谦说,这份礼是李老夫人和他一同准备的,请他务必要好好收下,当时他没怎么多想,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他将盒子扣上,道:“明个儿去还给李老夫人,咱们不过是搬个家而已用不上收人家这么贵的礼。”

“好!”

罐罐将师娘走时才交给他们的木匣子抱过来:“哥哥,这是夫子和师娘送给我们的!”

魏承轻轻打开,就见着里面安静的放着两枚红绳小玉观音像。

常言道,男子常戴观音,经商者,为的是祈愿平安;考官者,为的结“官印”,登高望远。

夫子师娘还真是用尽苦心。

罐罐轻轻碰了碰小玉观音:“凉凉的,滑滑的,好漂亮呀。”

魏承一笑:“哥哥给罐罐戴上?”

罐罐看一眼自个儿的花猫脸一样的衣服,皱皱鼻子:“洗完澡澡再戴好吗?”

魏承笑着勾了下他鼻子:“你这小娃,连自个儿都嫌弃。”

晚间烧了一锅热水,兄弟俩都在柴房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

回到火炕上,魏承给罐罐穿好干净的里衣,罐罐仰着白净的脸蛋道:“哥哥,现在可以戴小玉观音啦!”

“观音是雅物,睡觉时不能戴,明儿早起哥哥给你戴。”

罐罐乖乖盖好小被子:“好,哥哥不要忘了哦。”

“忘不了。”

魏承轻轻拍拍罐罐的肩膀,轻声道:“睡吧,今儿都玩累了。”

没一会儿就听到罐罐平稳的呼吸声,魏承见此便点上油灯去了书房。

他昨个儿就将自个儿的书放置在身后的书架上,现在看来有几分正经书房的模样了。

将油灯又拨了拨,魏承展开一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几日就算是再累,他都要多读一个时辰的书。

明个儿他就要早起练字了。

.

魏承起早在院中练了一个时辰的字,将昨日没有人动过的菜热了下,他便出门上山去打鸡草苜蓿草,家中还有余草,不过早晨的鸡草新鲜水嫩,母鸡多吃这些也可以多下些蛋。

算上昨个儿旁人送的鸡蛋还有他们自个儿攒的鸡蛋,眼下家中已经有了近二百多个鸡蛋。

今儿就要带去镇上都卖了。

这炎炎夏日里存不住蛋,吃不了还容易坏。

他从外头回来时就听到堂屋柴房有动静,推开门一瞧就见着罐罐正在从锅里往外端饭。

他个子圆小都够不到锅台,可还朦胧着睡眼,踮着小脚去够锅里的馒头。

魏承推开门,笑道:“罐罐,你醒了?”

“哥哥!”

罐罐端着馒头跑过来:“罐罐给哥哥端饭呢。”

“别烫着。”

魏承将馒头接过来,他也不拦着罐罐做这些小活,想了想道:“赶明让木匠叔给你做两个小踩凳,成不成?”

“成!”

罐罐揉揉眼睛,露出个笑:“那罐罐就可以,天天给哥哥端饭啦!”

兄弟俩吃完饭后,魏承对罐罐道:“罐罐,去屋头将你的小铜罐拿来。”

“好!”

罐罐将铜罐拿回来,道:“哥哥,给!”

魏承将里面的银子一股脑倒了出来,银子碰撞的声响尤为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