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戛纳(一)【一更】“民俗街”这个项……(第4/5页)

关于这支经典广告,说法很多,真假难辨。比如据说,苹果公司的董事会并不喜欢这支广告,没通过,更没付账,可代理商当时因为对这广告过于自信,已经提前就斥巨资把超级碗的黄金时段买下来了,最后因为实在自恋,于是,即使并没收到一分钱,他们还是把这广告播出去了,最后轰动整个美国。

张斩静静地凝视着它。

一排排僵硬的人在机械地踏着步子,代表“垄断”的男人则喋喋不休、夸夸其谈地在屏幕上给每个人进行高效的洗脑。屏幕散着幽诡蓝光,蓝光映在观众脸上,他们都在呆滞地听。镜头一转,一个穿着白色上衣、红色短裤的短发女孩拿着斧子充满朝气地从尽头处跑过来,她每块肌肉、每根发丝彷佛都在诉说“反抗”。她跑到屏幕前,将那斧头投掷过去,斧头砍在大屏幕上,男人身影轰然碎裂,而台下的人如梦初醒。

广告语是“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会发布麦金塔电脑。而你也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成为1984。”

代表垄断的蓝色男人自然就是那个时候如日中天的“蓝色巨人”IBM,而那女孩儿,自然是“挑战者”苹果公司了。

这款电脑果然也是颠覆性的,后来,“麦金塔”Macintosh被简化成了“Mac”。

短片里的第二支呢,竟然也是苹果公司的。

是1998年的《ThinkDifferent》,这支广告也曾经救了苹果。

当时苹果已经摇摇欲坠,乔布斯则回到苹果。巧合的是,《ThinkDifferent》的创作者,正是因为看到了《1984》才决定要做广告的。

1998年,苹果推出iMac,这支广告也问世了。

张斩又在会场里与其他人一块儿回顾这片子。

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甘地、毕加索……以及首个独自飞越大洋的女飞行员与航空先驱艾尔哈特等等人物的影像闪烁过去,最后当然是那句Slogan:

【Becausethepeoplewhoarecrazyenoughtothinktheycanchangetheworld,aretheoneswhodo.】

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就是那些真正改变世界的人。

现在好像平平无奇,但在90年代,“与众不同”这个口号却真的能震撼人心。据说广告播出以后,许许多多挣扎的人都写了信件给苹果,说自己不再因为“不同”而感到自卑了。

而后又是阿迪达斯的《ImpossibleisNothing》,而后又是……

张斩其实受到触动了。

等短片播完以后,几个传奇的广告人走上台子发表演讲。

主题自然是“让思想回归世界”。

最后压轴的人说:“嗯……我们其实是一群‘夹带私货’的人吧。用客户的钱,讲自己的话。因为客户有好多钱,我们的话甚至能在全世界循环播放。”

下面的人笑起来。

他又说:“我们总是被提醒:你要卖产品,不是开个展。可是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广告人他要发现的,并不只是产品的问题,他要发现的是世界的问题,而这需要洞察力。”

张斩仍然默默地听。

“我知道,”最后他说,“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说,广告已经丧失体面,人们在为争取眼球而不断地突破下限……越来越直接、越来越低俗,同时技术还在进步,我们好像要被抛弃了。包括现在这个地方,很多人也说,只是广告人集体自嗨的地方……大家互相洗脑对方,觉得自己这玩意儿可以真的改变世界。”

大家又笑。

“但我想说,”他最后道,“至少我依然相信,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有那么几个机会……能让自己反反复复想了许久的一些话,被听见。”

是啊,张斩也想:也许,这个行业跟其他的创作行业是相似的,他们一边迎合受众,一边又总在等待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或者说,等待一个这二者并不冲突、甚至可以完美融合的机会。

总会有的。总会有。

…………

听完两场,张斩好像处在一种奇妙的情绪里。

她说不好,但好像又有了力量。

她还可以继续做这一行。

正好Amelie发来微信问张斩完事了没,他们想去吃晚饭了。

【好啊。】张斩回复他们,【你们现在在哪儿呢?我过去。】

【哦,】Amelie便发过来了一个定位,【我们都在网红餐厅!对着大海吃点海鲜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