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6页)

他身形颀长,气质清雅如琼枝玉树,人淡淡的。秦知宜笼统见过翁家众人时,他也并未开口。

越是分析,秦知宜越觉得,翁霁不应该是出于自身的原因问的。最大可能,是旁人见翁荣与她走得近,所以托了翁霁来问。从前听翁荣提起她这个文采斐然出类拔萃的哥哥,秦知宜都下意识觉得自己与这种文曲星下凡的清贵郎君没什么关系。

正巧,她思考完毕,秦淙也来唤她回房去。秦知宜便把这事先放下了,只等翁荣问出答案来告诉她就好。

京中这些远近闻名的大酒楼,各有各的特色。说楽锦楼是雅致珍稀,太丰楼便是大气奢靡。送上的这些菜,盛放在特制的餐盘上,占位宽阔,菜肴如画。将熊掌做成山水,鳜鱼做成腾蛟。

让人下筷都有种亵渎感。

饭到末尾,酒饱饭足时,窗外依稀传来乐声。围坐饭桌的人只需回头,便可透过矮窗看到从远处走来的花神游行队列。

据郑云淑介绍,为了确保全城都能观赏到游行,有六家乐坊被授予了扮花神的资格,六支花神游行队同一时间从不同方位出发。因此只要在皇城主道上,时间到了都能看到游行。

秦知宜站起来离座,来到窗边看得仔细。

十二花神各有各的美,从头饰到服侍都特别制作,与对应的花相关,这是平时见不到的特殊妆扮。寻常人若扮成这样是会怪异的,因此只有花朝节能看到。

花朝节这天,秦知宜从小就最期盼看花神游街,欣赏自然、风俗与文艺融洽结合。

郑云淑来到她身边,也静静欣赏。她侧头看向秦知宜时,看到她的专注,以及沉浸的眼神流露的陶醉与着迷,感受到了秦知宜对于“美”的热爱。

再联想她要嫁入高门的志向,郑云淑越来越能懂,秦知宜所求,并非寻常人以为的荣华富贵,她是在追求能够极尽所能享受世间美好事务的权力。

这世上精工巧艺尽奢尽美之物,除了送进宫里的御供,余下的,按照权贵阶梯,一级一级,皆为上层垄获。秦家如此富贵,已是凤毛麟角,但仅有钱两也不足。

底蕴深厚的世家勋贵所积攒的御赐尊品,或是前朝传下的历史悠远的瑰宝,远非钱能买到的。若能观赏、能触摸,对于秦知宜这样衷爱世间之美的人来说,在人间活一遭,也不虚此行。

待游行车队驶到太丰楼前,翁荣带着丫鬟来了秦知宜她们这间厢房一起看。

此时,太丰楼下街道两边已经挤满了人。从下面向上望,也能看到酒楼外层的露台上空无一隙,里外里两三层人。只有雅间的窗边是宽松的。贵人们安静看着下方,间或耳语两句。

多亏了翁荣,秦知宜她们一家子才能在视野大好处欣赏游行。见翁荣过来,秦夫人和郑氏都对她格外客气。

翁荣来找秦知宜,是来和她一起看游行说话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先前两人说的那事。

三位姑娘站在一起,秦知宜被一左一右夹在中间,两位夫人看到三个小辈亲密相处的背影,都是一脸欣慰。并未注意她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翁荣和秦郑两家人娴静地打完招呼,待转过身面朝大街,神情霎时变得丰富,她压低声音,口吻急促:“臻臻,是谢世子!是谢世子让我三哥问的。”

谢晏?

第一时间,秦知宜并未像翁荣这样情绪高涨,她甚至觉得其中有猫腻。找旁人来打听她,怎么想也不像那位的行事。尽管她并不认识谢晏,甚至也没注意到他的外貌如何,但她听那群姑娘们的描述,谢晏不像是背后差人来打听她的人。

“真是他吗?”秦知宜不由发问。

翁荣点头:“三哥说,有人找他,说是因为你和陆知燕闹不快,听闻你是外地人士,所以谢世子想知道你来京之后都发生了什么,跟谁有过节。”

秦知宜敏锐捕捉到“有人找他”四个字,在这句话里并没有用“谢世子找他”的说法,证明找到翁三公子的人并非谢晏本人。

不过秦知宜并未追问翁荣细节。一则,翁荣并没发现这其中的蹊跷,所以如果问她,她还得再去问她哥哥。二则,是谁问的好像也不重要。总归是认识谢晏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事。是谢晏派别人打听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