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4/5页)

这事秦家做得的确过分,完全可以上当地新闻热搜的那种。

知宜不知道的是,谢晏此时给秦家银钱只是权宜之计,日后都会连本带利给她要回来,此时的她只觉得这样离谱的条件谢晏都能答应,的确不是个一般人。

知宜甚至觉得,这个便宜夫婿和文中人设有点割裂,不像文中能谋善断的心机权臣,有点像人傻钱多的地主家儿子。

如今谢晏去异地的工作了,老夫人把她的请晏也免了,她远嫁过来,没什么朋友闺蜜说话,也就彻底闲下来了。

除了宿命的结局在那里摆着,更有这三万两银子的坎儿在这里放着。

这要是她家里人娶个媳妇被讹三千万,她也一定不会给亲家什么好脸色,甚至对这个女生及家人的人品产生深深的怀疑。

所以知宜心中断定,老夫人和谢晏表面上看着再怎么和气,心中终归对她和秦家都是不满的,她远嫁后的日子只怕会越来越艰难。

知宜回到房中,默默取出文房四宝,准备整合一下个人嫁妆和财产,提前起草一份和离书。

“谢……呃,二爷可有说这银钱要怎么用?”

“二爷想着您远嫁而来,也没来得及置办什么田庄铺子的产业,怕您手头不宽裕,才吩咐老奴给您添些银钱送来。”周嬷嬷平静道。

关于谢晏私库银钱的来源,知宜倒是多少知道一些。

小说原文当中提到,谢晏还在刑部做郎中的时候,曾经破了一起几乎称得上完美犯罪的案子,给嫌疑人翻了案。

而这人虽然看起来相貌平平,家世也一般,却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这些年跟了谢晏后走南闯北,造船出海,很快就把他原本持有的资产翻了十几番。

知宜也知道谢晏有钱,没想到有钱道这个地步,随随便便就给只见过两面的妻子一万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一千万的花销。

知宜此时对谢晏此人又有了新的判断,虽然此人在官场上颇有城府,精于算计,但还是个能顾家的不错的人。

周嬷嬷没有哄她,第二天就拿来了一万两银票,整整齐齐的一沓,上面都有钱庄的票号和防伪印鉴,除此之外,还给了二百两银子的零花,整整齐齐码成一列的银锭子。

这是知宜来到古代后,第一次直观的看到这么多银子,不可抑制的心怦怦直跳。

不光她一脸震惊到了的神情,素月和绯月两个纯纯的古代人也都眼睛看直了。

即便将银票和银锭收起来好一会儿之后,知宜心中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素月昨天还在感叹,知宜刚嫁过来姑爷就回了京城,姑娘年纪轻轻就独守空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话里话外都是对姑爷的埋怨主子知宜前程的担忧,哪知今天就换了口风。

“姑爷生得好,为人也踏实,不在家是在外面挣前程,还知道心疼人,没准老夫人免了姑娘去请晏也是姑爷嘱咐的。姑娘虽然嫁远了一些,但终归还是嫁对了人。”

不同于两个侍女沉浸在姑爷爱重夫人的的喜悦里,知宜有些不晏。

在这个府里,谢老夫人在后宅有着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力。

之前秦家上轿之前敲诈了三万两银子的事情,老夫人大概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依着大嫂王姒的性格,只要她知道了,也定然会告知老夫人。

而谢老夫人并没有因此发难,可能也知道他们家中父亲和她也并不亲,知道不是她的意愿。

倘若老夫人知道谢晏又另给了她一万两银子,怕就不会再这般风平浪静了。

惹得一群人愣神。成婚当天,秦知宜晕倒在了喜堂之上,还是丫鬟扶着她拜堂完毕后回了房间,后来掀盖头合卺酒等步骤也通通省略。

拜堂之时,秦知宜还盖着盖头,大家只能看到她的身形,并不能看清面容。

这还是谢晏第一次看到这位结发妻子的真容。

她面容清丽,五官精致,虽然此时紧闭着眼睛,面色也有些苍白,但依然可以看得出是个难得的清秀佳人。

素月对着谢晏行礼:“二爷,大夫说我们姑娘病得有些厉害,需得好生将养几日,今日怕是不能去老夫人那里敬茶了。”

谢晏虽然没有晕船的经历,但从前念书时就听同窗说起,晕船之人最是难受,且轻易不得缓解,有些甚至能把胆汁都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