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5页)

自此,谢琳琅之前送来的六本话本也全部看完。

知宜收拾好了书册,又取了两包自己小厨房做的松子糖和核桃糖,去找谢琳琅还书。

去到宜秋院后,知宜才知道谢琳琅今天并不在房中,听侍女芍药说,方才陈大公子来了一趟,姑娘出门送他去了。

知宜道:“那日在宁寿堂光见到了陈大夫人,没听说陈大公子也跟着来了。”

听说陈珲明年秋闱就要上场了,还以为他要在家中用功呢。

芍药道:“听说陈公子原就是跟着夫人来了的,只是沿途特地去拜访了两位大儒指导功课,这才耽搁了。二夫人进屋坐坐,姑娘大概一会儿就回来了。”

知宜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把之前借的书给二妹妹送来,这两包糖都是小厨房新做的,我想着二妹妹大抵也爱吃,所以一并带来了。既然二妹妹这会儿不得闲,你帮我转交给她也是一样。”

知宜将书册和礼物交给芍药后,就告辞返回正院,刚出宜秋院不久,就远远看到了谢琳琅和一个青年男子站在那里,正在说着什么。

那男子看衣着也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大概就是陈家大公子陈珲了。

谢家人都生了一副不错的相貌,谢琳琅也不例外,她今日换了一身新衣,素日里甚是少穿的茜红色月季花纹妆花长裙,越发衬得豆蔻年华的少女身形窈窕,眉目如画,说不出的好看。

知宜从这个角度看去,看不清陈大公子的五官,就身形和侧颜来看,跟谢琳琅倒也相配。

不知道陈珲说了什么,谢琳琅下意识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若无其事的跟陈珲继续说起了话。

看着谢琳琅努力宜笑的面庞,知宜心中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感觉两人之间气氛宜妙,有种说不出的拧巴。

陈珲大概还有其他什么事,并没有在后院做过多停留,谢琳琅同他道别之后,转身走出不远就看到了知宜站在那里,似乎在欣赏午后的秋景。

谢琳琅走了过来,冲着知宜笑笑:“前儿新得了几本话本儿,我瞧着不错,本想着下午给嫂嫂送去,不想这会儿就遇上了。”

“你之前给我的那几本我刚刚看完。”知宜道,“方才给你送了回去,听芍药说你出来了,我这才出来转转。”

“陈大夫人大概后日就要启程回金陵了。”谢琳琅声音轻了些许道,“祖母想让我跟着去徐州小住一段时日,怕是好些日子都不能见到嫂嫂了。”

同为谢家媳妇,大嫂王姒整日忙管家忙孩子,知宜却比在家做闺女的时候还要清闲,谢琳琅闲来无事时常过来找知宜说话,两人很快也就熟悉了。

想到要离开青州去陈家小住,除了生母常姨娘外,谢琳琅最舍不得的反而是知宜这个嫂子。

知宜还有话想嘱咐她,想着谢家人多眼杂,有很多话不宜在外面多说,便挽着她的手往住处走去:“这两日天气凉了,外头风大,还好这里离正院不远,咱们去我屋里说话。”

“那敢情好。”谢琳琅笑道,“只是少不得又要蹭嫂嫂的屋里的茶吃了。”

回到正院落座后,知宜也不再绕圈子,直接对着谢琳琅问道:”那陈大公子是个怎样的人?”

谢琳琅也没想到知宜会问得这般直接,她捧着茶盏想了好一会儿才答话道:“虽然我从前也时常去陈家小住,但大都是在后院陪着舅母,跟他接触反而不多。家里舅父管得严,陈家表哥看着倒是个勤学上进的,倒不是那些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

“祖母看好表哥,我姨娘也觉得他好,说我到底不是正室娘子养的,陈珲又是陈大夫人膝下唯一的儿子,找了这样的人家算是高攀……”

“先不说她们。”知宜道,“那你自己呢?看着他可好?”

“我自己……”谢琳琅略显为难道,“我也没接触过别家公子,说不上来什么。”

这明显是一桩家长们满意的包办婚姻,谢琳琅则一味顾及着长辈们的喜好,明显还没有激发出这方面的自主意识。知宜叹气道:“你要知道,女子不易,一旦成婚之后想要全身而退更是难上加难,成婚之前一定要好好查验,莫要所托非人。”

现在很多夫妻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轻易离婚,何况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