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感(捉虫)陛下,庄妃娘娘有喜了!明……(第4/6页)

“只是小主身子不便,也,也不爱这些汤药,每次都喝进去的不多,奴婢们只能一日少量多次的喂一些。”

冯太医点了点头。

他道:“此法也算不错,只是于何才人而言,即便是不吃药……不过三四日的功夫,她也不至于因着风寒伤重至此。”

冯太医朝着薄皇后拱了拱手,:“微臣思来想去,若是内因,便只有因着高热不退,才致使何才人神志不清……”

这话一出,就是芳云和双云都有照顾不周的错处。

她们全身一抖,随后连连叩头求饶。

到底也算尽心,因而薄皇后只是小惩大诫,又命她们二人现在尽心照顾何玉珊,将功折罪。

何玉珊还昏着,不管要问什么,都得她养好身子。

薄皇后也不愿潘玉莲多留,很快便带着她出去了。

临开药方前,冯太医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提了一嘴——

何才人高热不退,身子不能动的时候,可曾让王太医试着针灸过?

背对着冯太医为何玉珊掖着被角的芳云顿了顿,随后肯定的道:“没有。”

顺嘴一问的冯太医点了点头,随后再未多言,待开了药方,他细细叮嘱了一番后就出了侧殿。

芳云握着药方,透过窗缝,直直的盯着冯太医离去的身影。

“芳云。”

芳云回过神,转过头的时候脸上下意识的露出个笑容,:“长顺公公。”

心知蹊跷的长顺变脸的功夫就没落下过。

像是有什么主子,就有什么奴才似的,他对着何才人和她身边伺候的宫人都没什么好脸色。

这会儿他从鼻子里哼出一个音来,脸色一拉,开口就是训斥,:“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煮了药来?”

“是,是。”

芳云去熬药了,留在殿内的双云还听见长顺自己在那气不顺似的挑剔——

若不是她们娘娘得有人镇风水。

区区一个才人就是八辈子福也住不进坤宁宫来,还不惜福……

这头冯太医出了偏殿。

路上,他微微低着头,脚步有些慢,手上还不住的摸着药箱。

临出院子时,冯太医还忍不住回头朝着偏殿看了一眼。

“冯太医。”

不想拐个弯的功夫,低着头的冯太医忽然就碰上了听梅。

冯太医微微一惊后神色缓了缓。

“听梅姑娘。”

听梅对着冯太医行了一礼。

“冯太医,我们娘娘请您过去。”

闻言冯太医握紧了药箱上的布带。

他沉默着点了点头,脚步一转跟着听梅去了春晖殿。

进殿后先行礼请安,随后上前请脉……潘玉莲身子康健,冯太医神色也轻松了许多。

不想潘玉莲却蹙着眉,捂着肚子,幽幽的来了句,:“冯太医,人人都说太医院里长着同一条舌头……”

“本宫原还不信。”

“只是上次不幸小产忽然口不能言的时候,却真真听到了同样的说辞。”

“这事荒唐就荒唐在——所有的太医当真是众口一词。”

“上次的‘人祸’本宫至今还由觉痛楚……”

“你说,这次本宫肚子里的皇儿,还能不能保住?”

“若不幸又遇上了什么‘天灾人祸’……”

“冯太医,本宫实在是害怕,因而老早就发过誓了,这次得有人给本宫的皇儿陪葬!”

冯太医跪了。

“娘娘,微臣,微臣……”

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医院里的御医们从事的是高危职业。

而且治病这个事也有些主观,绝对不是所有人都能开出一模一样方子的……

不拉踩其他御医,是太医院内所有人默认且自觉执行的潜规则。

做人留一线,也是给自己留的活路。

不然,今天你当着这个贵人的面撺掇几句,明天他当着那个贵人的面再埋怨几句,要不了几天,太医院内都能空了。

如今一贯和和气气,甚至上次也还保了他们一次的潘玉莲骤然变脸,冯太医没抗住。

他略一犹豫,最后看了看潘玉莲和她的肚子,还是道:“娘娘,微臣也不是有意欺瞒,而是想回去弄清楚后再来禀报的。”

“何才人病重的太过蹊跷。”

“只是说因着发热,虽然,虽然说的过去,但也稍显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