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谢再义:如果王爷能够荣登九五……(第3/4页)

贾珩叹了一口气,道:“女子柔弱,为母则刚,真到了那一天,保不齐就会做出什么不理智之事。”

陈潇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倒也是。”

贾珩觉得话题有些沉重,岔开道:“好了,咱们先不说这些了。”

陈潇“嗯”了一声,来到书案近前,拿起书册,开始翻阅起来。

说话之间,贾珩就已经来到书案之侧,拿起蓝色封皮的书册,开始静静阅览起来。

这会儿,顾若清从一旁过来,提起一只茶壶,拿过几只茶盅,在“哗啦啦”的声音当中斟起茶汤,看向贾珩,低声说道:“王爷,这是我在后厨煲的鸽子汤,还请王爷尝一尝。”

贾珩点了点头,接过顾若清递来的盖碗茶盅,品尝一口。

若清这是往素手洗羹汤的贤妻良母发展。

顾若清这会儿一下子绕到贾珩身后,帮着贾珩轻轻揉捏着肩头。

贾珩抬眸看向陈潇,说道:“这两天,锦衣府对李瓒和许庐两人的监视情况怎么样?”

陈潇声音忧切几许,说道:“两人近来过从甚密,乃至经常联络在京营之中的曹变蛟,似在密谋大事。”

贾珩心头微动,面上若有所思,说道:“看来李瓒是想要用曹变蛟充当这把披荆斩棘的刀。”

自打辽东之战以后,曹变蛟就因功封侯,现在京营统率一营都督,而因为当年李瓒在北平坐镇之时,就曾是曹变蛟的顶头上司,算是早有一段缘法。

而清君侧,没有军方勋贵的支持,显然就是空中楼阁。

但这么多兵将当中,能够为李瓒所用的武勋,本身就屈指可数。

因为大多武勋基本都是他卫国公一手提拔的,已经深深打上贾系的烙印。

贾珩这般想着,脸上现出若有所思之色,道:“曹变蛟应该不会被李瓒之言所蛊惑。”

陈潇默然片刻,道:“今时不同往日,或许曹变蛟当年视你为柱国勋臣,国家干城,但现在其人已经封为侯爵,而你近来所作所为,也颇有祸国权臣之象,难保不会生出匡扶社稷之念。”

贾珩闻言,一时默然不语,道:“倒也不无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确是有些无奈。

芝兰当道,不得不锄。

陈潇点了点头,道:“那我让人先盯着。”

贾珩默然片刻,道:“嗯,先让人盯着,那我再想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所谓堵不如疏,李瓒和许庐等一干“大汉朝最后的脊梁”,如果不给他们起事的机会,想要一网打尽,也不大可能。

陈汉立国百年,忠臣义士遍布朝野,不经过几次清洗,想要篡位,无异于痴人说梦。

顾若清柳眉弯弯,熠熠流波的美眸莹莹如水,关切道:“王爷,这汤再不喝,就凉了,凉了也就不鲜了。”

贾珩端起一只汤碗,拿起一只汤匙,慢条斯理用着。

待用过汤,顾若清抬起青丝如瀑的螓首,凝眸看向贾珩,关切说道:“王爷,外面的事可曾料定了?”

贾珩朗声说道:“都差不多了,若清,等以后空暇了,就带你去江南走走。”

顾若清幽幽说道:“那时候,王爷说不得更忙了。”

方才她虽然不参与,但其实她倒也能够听懂一些,王爷以后想登上九五至尊。

贾珩默然了下,低声说道:“或许吧。”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他或许有生之年也可以效仿一下。

……

……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是三天时间过去。

巴蜀之地在谢再义进入成都府以后,局势愈发平稳顺遂起来,而谢再义接见了一众巴蜀士绅,在四川等地的事务做出梳理。

对在剑门关一战中反水,发挥出巨大作用的四川土司番将给予耐心抚慰。

这一日,谢再义坐在帅衙正中的一方漆木条案后,正在低头查看整个四川的民政簿册资料。

高家督川以来,倒也是兢兢业业,将整个四川治理的蒸蒸日上,但这么久时间过去,同样不乏结党营私。

谢再义伸出手来,翻阅了下手中的簿册,雄阔、刚毅的面容上,似是现出一抹思索之色。

这会儿,贾芸从外间进来,凝眸看向谢再义,拱手道:“辽国公。”

“城中粮秣可曾清点,与账簿上的数目可曾对应上?”谢再义放下手中的簿册,抬起头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