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崇平帝:文治武功,威震四夷,一代(第3/4页)

然而,军需虽有消耗,但因得贴补,反而还有得赚。

贾政脸上喜色难掩,说道:“母亲,子钰在南边儿打了胜仗,击败了海寇,收复了大岛。”

故而当初国库殷实,才有底气让南安郡王紧接着打了一场仗。

以至于贾珩出兵之时,内务府在晋阳长公主的支援下,几乎将近二年的抄家、海贸、盐税利银五成都贴补了进去,加上贾珩速战速决,这才兜住了这个大窟窿。

薛姨妈:“……”

贾政不是九卿正堂官之一,故而并未去含元殿议事,但在衙门之中,就接到通政使程信的道喜。

此刻,殿中众文臣,都不约而同地看向那内监手中的密匣。

贾母笑道:“这次功劳,应该能封爵了吧。”

崇平帝道:“都散朝吧。”

此刻,内阁首辅韩癀、次辅李瓒、阁臣齐昆、以及六部九卿,都看向那龙颜大悦的中年帝王。

柳政闻言,张嘴结舌,一时不知如何奏对。

崇平帝这会儿放下奏疏,看向殿中正自诧异的群臣,吩咐道:“戴权,将军报让诸卿看看。”

正是腊月时节,天寒地冻,然而厅堂中温暖如春,一众衣衫明丽的嬷嬷,垂手侍立。

在崇平十六年开春的女真之战,因为皇太极的“暴毙”戛然而止,战事基本速战速决,并没有拖延太久,再加上贾珩抄没了晋商家财,甚至一场仗打下来,还有得小小的赚头儿。

贾政道:“这个朝廷还没说,但珩哥儿一年升了几次爵位,这次可能会加官也说不定,以往圣上就曾说过要给子钰加官为太保。”

贾母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都快过年了,一眼瞧过去,家里倒是怪冷清的。”

又开拓一方大岛,回来该如何封赏子钰呢?

倒不是惊讶于贾珩再次干脆利落地再次获胜,这都是基操,而是这场海战的战争形势,让这位兵部尚书陷入深深思索。

崇平帝欣然道:“子钰收复大员岛,在奏疏中提议设台湾一省,置三司,初始民不多,迁闽浙之地贫苦百姓实之,着巡抚综理三司事务,而大岛可为我大汉海师屯驻卫港,以向南洋贸易。”

其上自是贾珩陈述了兼置台湾、设三司的必要性,以及对海贸、乃至对大汉威震四夷的影响。

清丈田亩,登记丁口,以便为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铺路。

韩癀面色微动,心头隐隐有了猜测。

但薛姨妈这次显然学乖了,白净丰润脸盘上笑意浮起,嘴里说道:“老太太这说的哪里话,我们宝丫头给了珩哥儿好几年,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也是糟糠之妻了,其实倒也不急的。”

哪怕是打下西北和台湾,本质上这场战事还是有的赚的,只是时间周期较长。

薛姨妈轻笑道:“爷们儿在外面建功立业,有时候也是难免的。”

过门了吗?糟糠之妻这种话都能说出来?

不过鉴于薛姨妈先前闹了不止一次笑话,厅堂中的众人心头虽然古怪,但也没有人多说其他。

而在此时,在风雪中巍峨轩峻矗立的殿宇之下,一层层覆盖着微雪的石阶之上,几个穿着暗红色内监服饰的小内监,捧着一个密匣,向大殿而去。

韩癀这时接过军报,面无表情阅览而罢,目光闪了闪。

鸳鸯笑着应下。

在一旁面无表情,默默听着王夫人,看了一眼薛姨妈。

所以,天子才如此信用卫国公。

贾母闻言,欣喜道:“珩哥儿又打胜仗了?”

齐昆沉吟片刻,说道:“圣上,年初女真之战,因为胜的干脆利落,伤亡较小,倒没有亏欠钱粮和银两,反而一场仗打下来,倒还结余了八百万两。”

崇平帝道:“内阁下旨,着卫国公贾珩追剿女真以及朝鲜水师残敌,另允其所请,以北静王水溶巡抚台湾、置三司,迁闽地渔民至台湾岛,以为为大汉海师卫港。”

崇平帝道:“国库的事就先这样,如以柳卿之言,女真人率水师袭扰我南方沿海,我朝廷置之不理?如今子钰既已驱逐夷寇,战事平息当在旬月之间,等到明年开春,朝廷新政大行,自会休养生息,那时脓疮尽去,我大汉才可轻松上阵。”

贾政面带笑意,将朝议之事叙说如毕,说道:“子钰这次又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