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崇平帝:子钰壮志,亦是朕平生所愿(第3/5页)

却说尤二姐一路含羞走到回廊,心头微顿,转身蹑手蹑脚返回而去,立身在窗棂之下,刚要转身而去,忽而听到里厢传来阵阵腻哼以及说话声音。

少女犹豫了下,伸出一根如玉笋雪白的手指沾了唾沫,点破窗户纸,向里间瞧去,见得那一幕,顿时如遭雷殛,妍丽脸颊浮上两朵红晕。

三妹这也太胡闹了,怎么能……

过了一会儿,却听尤三姐含糊不清道:“大爷赶紧收了二姐吧,二姐年岁也不小了,到时候我和二姐一同伺候你,怎么样?”

却听那少年声音见着一丝慵懒,柔声说道:“那也得二姐答应才是。”

尤二姐芳心一跳,拿着帕子在嘴边儿,晶莹玉容上现出羞恼。

尤三姐声音渐渐断断续续,似有几许婉转曲折,低声说道:“那大爷喜欢不喜欢我和二姐一同伺候你?”

尤二姐听着里面的声音,却觉似急促了几分,不知为何心底生出涌起一股期待。

但半晌过去,却未听到那少年出言应和。

尤三姐的声音酥糯之中带着几分羞嗔,说道:“大爷果然存着莲开并蒂的心思呢。”

“别胡说了,没有的事儿。”

尤二姐在外间素手紧紧攥着手帕,心头不由一跳,转而生出好奇,三妹究竟是怎么知道他起心动念的?

……

……

齐王府

夜色已深,秋风过堂,偶尔至轩窗吹进室内,已有几许说不出的凉意。

齐王陈澄听完陈泓之言,面色变了变,凝眸看向一旁的陈锐,目光迟疑几许。

陈泓说道:“二弟不是外人。”

陈澄点了点头,就将众人引至密室,方说道:“兄长,此事也不大容易,如今京营已经让那小儿掌控,毫无成算。”

其实先前,陈澄已经见过赵王之子陈渊,知道其兵谏的谋划。

“殿下,正因为如此,等到他完全掌控京营,我等真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陈泓道。

如果再不行动,真的让那贾珩打赢了辽东战事,风头一时无两,他们全都没有办法,必须等那小儿出征时谋划。

陈澄想了想,道:“现在时机也不大成熟,需得从长计议。”

陈泓点了点头道:“殿下,我们先不急,此事是得徐徐图之。”

这是一个连环计,而且会将相关各方都算计进去。

事到如今,仅仅凭借常规手段,已经不能翻盘儿了。

贾雨村听着几人叙话,心头掀起了惊涛骇浪,为何他嗅到了谋反的气息,但此刻已经上了贼船,再难脱身。

……

……

神京城,太庙

在贾珩凯旋的第二天,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终于到了太庙献俘之日。

整个神京城的官民人等都翘首以望,面上见着振奋之色,看着在京营士卒捆缚着的和硕特蒙古以及准噶尔蒙古的部卒。

崇平帝携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前往庙。

此刻,太庙四周旗帜猎猎作响,满是披甲执兵的卫士,昂首挺胸,肃穆威严的神情上也难掩兴奋之色。

崇平帝在一众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心情激动地进入太庙。

如果不是子钰,西北战事不会这么快平息,如果早一些用子钰,他也不会先前丧失十万大军。

太庙,殿宇

随着礼部尚书姚舆念诵起祷祝之辞,大汉文武百官在崇平帝的带领下,向列于明堂的陈汉太祖、太宗灵位行礼。

贾珩置身在檀香幽幽浮动的太庙殿中,为周围环境感染,也不禁生出肃穆之感。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太庙,应该不是最后一次。

崇平帝这时,心绪有些激荡,忽而拉住贾珩的手,朗声道:“子钰,如今大汉列祖列宗俱在,将来收复辽东之时,朕在与你同在太庙殿中,翁婿共襄盛世。”

贾珩闻言,心头微震,说道:“圣上放心,微臣纵是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也要为圣上攘除辽东蛮夷,中兴大汉。”

这是要当着陈汉列祖列宗的面,郑重给他许诺,也是安抚群臣,同样是给与道德枷锁。

果然,文武群臣脸色变幻,心神复杂。

太庙之中,陈汉列祖列宗灵位面前,挽着卫国公的手,口称共襄盛世,下一步是不是共治天下。

崇平帝笑道:“子钰壮志,亦是朕平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