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贾珩:力有未逮,顺势而为(第2/4页)
而后,在青海划定了牧场区域,朝廷不收其赋税,但每年会有互市,朝廷以米粮、丝绸互易马匹和牛羊。
及至晌午时分,贾珩与一众蒙古部落的头人,在额哲可汗以及察哈尔蒙古部将的陪同下,吃过一场酒。
待回返书房之中,贾珩端起茶盅,喝了一口,压了压上涌的酒意。
陈潇道:“容其等在青海放牧,以后会不会养虎为患,还有察哈尔。”
说到最后,少女压低了声音,但冷眸中见着担忧之色。
“现在只能如此,因为这是最省力的方式,以后等国家强盛,收复两地边疆,幸在人数目前还不算太多,能够慢慢化夷为夏。”贾珩低声道。
陈潇默然片刻,说道:“哈密卫那边儿,要不要先下手为强?就近拿下罕东,直逼沙州,与准噶尔在哈密对峙,否则等其兴兵而来,我们反而被动一些。”
沙州也就是后世的敦煌,而贾珩在稍稍安定青海局势以后,已经差不多可以向西域进兵。
“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先前担心粮道绵长,军需不继,再加上青海诸部局势尚未安定,不过,谢再义已经派斥候前往沙州一带查看,沙州卫之地诸番族兵马不多,接受哈密的温春名义上号令,大军倒可以从容拿下,将番族驱逐至西面儿的准噶尔。”贾珩沉吟片刻,说道。
因为这一带已经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太久,陈汉朝廷除非一口气打进哈密城,否则,打下也未必守得住。
但如果打到哈密,已经到了准噶尔的眼皮底下,对方势必出兵鏖战,战事再次扩大。
陈潇想了想,道:“打起仗来,可能要两三个月才能结束战事,如果固始汗以及准噶尔放弃进兵,朝廷也能休养生息,消化青海之地,但现在听额哲所言,和硕特不会善罢甘休。”
一旦战事再起,的确旷日持久,不说其他,光两路兵马行军赶到青海,就要个把月,这就是先前固始汗不愿多尔济再与庞然大物的汉廷相争的缘故。
而贾珩更多还是对治理成本以及征服成本的疑虑,在善后青海诸番局势之前,不想贸然开战。
贾珩道:“与其准噶尔兴兵来犯,不若我汉军亲自去取,先扫荡关西七卫,番族兵马聚之不多。”
纵然战事真的旷日持久,也不得不如此,其实现在已经快要九月,前后战事虽然爆发之时短促,但前后的筹备以及善后事宜,却用了不少工夫。
“明日就召集京营诸将议事,派两万骑军,自罕东先一步进兵沙州,铸造城池,为后续大军远征打通路途。”贾珩道。
初始不可能派太多兵马。
陈潇点了点头,道:“你不想一下子收复两地?”
贾珩叹道:“力有未逮,顺势而为,这次能拿回关西七卫就是大功一件,等新法大行,国力强盛,这两地都要一举收回。”
倒不是不想收复两处边疆,姑且不提治理成本高昂,就说现在一个不好,战事连绵,就会将大汉拖入战争泥潭。
如果南安没有葬送十万大军,他真会一鼓作气直接端了固始汗,打进藏地,或者驱逐准噶尔。
但前后损伤十几万大军,这些开疆拓土之事就只能向后稍稍。
经过连番大战,神京户部的钱粮,哪怕有内务府贴补进入,估计也快支撑不住了。
翌日,县衙衙堂之中——
贾珩召集京营诸将以及抚远将军金铉、察哈尔蒙古的额哲,共议进兵沙州的事宜。
“自前明所置罕东卫出发,一路向西北进兵拿下沙州,沙州城池虽然不大,但有古城遗址,可以筑城,作为屯兵、屯粮之所,以便朝廷后续进兵,此外,本帅会派出一支兵马,并给肃州卫方面下令,着其配合京营大军出兵攻伐赤斤蒙古卫的番族,驱逐蒙古诸族向哈密而去。”贾珩道。
谢再义抬头看向舆图,沉吟说道:“节帅,兵进沙州,准噶尔定然领兵来争夺,节帅是要在哈密打上一场?”
贾珩道:“与其等准噶尔出兵,不若我军先入沙州,先将此路打通,后续再作征战,也能有所准备。”
谢再义闻言,抱拳道:“节帅,那末将愿领兵前往。”
贾珩道:“正要以谢将军为前锋,领兵到沙州之后,可一边儿警惕哈密的蒙古人,一边儿向东北方向扫荡,另着军卒修葺城池,并在沿路设置兵站,为大军保护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