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贾珩:投笔伤情,临书惘惘(第4/5页)

……

……

宁荣街,荣国府

经过六七天,贾珩封爵永宁伯的喜讯,也渐渐散去,而来自中原之地的家书也终于到了荣宁两府。

因为毕竟不是军情塘报,也不是奏禀朝廷的奏疏,贾珩也不好假公济私,不能走六百里急递,而是派了锦衣府中的得力人手往府中送着。

此刻荣国府回廊之中,平儿一身水荷色长裙,手中拿着几封信,快步来到黛玉院落,看向正端着木盆,手拿毛巾的紫娟从月亮门洞而来,笑道:“紫娟姑娘,这儿有一封信,是给着你家姑娘呢。”

紫娟笑问道:“是老爷从扬州来的信?”

“是珩大爷从河南寄来的。”平儿精致如画的眉眼间,笑意盈盈。

“这……”紫娟闻言先是一愣,旋即芳心大喜,连忙放下手中端好的木盆,连忙拿起手帕擦了擦手,近前,从平儿手中小心翼翼接过信封,见着上面的字迹,果是题着贾珩的名字。

平儿笑道:“好了,我还要去其他房送着,这还有老爷的一封。”

紫娟连忙道谢,气色红润的脸蛋儿上笼起甜美的笑意,道:“那就有劳平姐姐了,这信,我这就拿给我们家姑娘。”

心道,真真是奇了,珩大爷先前根本没有给她们家姑娘写着成封书信,反而,这几天姑娘写了不少给大爷的“信”,压在古籍之中。

黛玉所居院落,庭院西南是十几竿翠竹,竹节苍翠,枝叶繁茂,三月暮春半晌午的春风吹过竹叶,发出飒飒之音,竹影摇曳,绿波成浪。

厢房中,一方摆放了笔墨纸砚的书桉后,上着银红菊花纹样镶领粉色断面交领长袄,下着朱红长裙的少女,微微垂下螓首,手中拿着一本书阅览,娴静而坐,神情专注。

正是春日上午,暖阳照耀在轩窗外的藤萝架,稀稀疏疏落在少女娇小玲珑的肩头,落在粉红立领中衣,湖蓝色的印花披帛上的羊符晕出温熠的光辉。

“姑娘。”

紫娟手中拿着信封,兴致冲冲地过来,红扑扑的脸蛋上见着繁盛笑意。

“怎么了?”黛玉一剪秋水的目光从书本上抽离,俏脸抬起,诧异地看向紫娟,柔声问道。

紫娟笑道:“姑娘,是珩大爷的信,你看看。”

黛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怔了下,旋即,连忙放下手中的书,俏丽玉颜上见着惊讶,问道:“珩大哥的信?”

紫娟近前,将信递送过去,轻笑道:“有着火漆封口,姑娘等下,我拆开,再给姑娘看。”

黛玉只得按捺住心头焦急,静静看着紫娟将信封拆开,连忙接过信封,只见上面写着“林妹妹亲启”字样,只觉芳心微季,呼吸不由急促几分,纤若玉葱的手指,从封口中轻轻抽出两张笺纸,凝神阅览。

一行游云惊龙、铁画银钩的文字,顿时跳入黛玉眼帘,罥烟眉蹙起,粲然星眸一下陷了进去。

“时至望安,见字如晤:自神京一别,倏忽近月,因时节入夏,黄河防汛事重繁芜,故于近日携三五扈从巡视河堤,举目而望,河水滔滔,草木依依,堤岸春风乍起而杨柳堆烟,恍觉郁郁眉眼依稀眼前,曾忆二月所言,待风和日丽,公务得暇之时,于神京西郊踏青折柳,后因中原离乱,领兵平叛而爽约不至,至今思来,仍抱以为憾……唯盼妹妹善加珍重玉体,循药膳食方调养,待回京而返,或已入夏,再与妹妹泛舟湖上,共赏芙蓉……投笔伤情,临书惘惘。”

黛玉一张雪腻如玉的脸蛋儿,桃腮泛起嫣然红晕,一如云霞锦缎,芳心更是砰砰直跳,拿着信笺的纤纤玉手轻轻颤抖。

这……偶然看见杨柳堆烟,依稀像她的眉眼,然后就想起了她?

这可真是……

嗯,她的眉眼,照镜子时就知晓,的确如杨柳似卷微舒,这般也是说的过去的。

而且,他还记得要带自己出去走走,所以巡视河堤,就想起了她。

其实,这就是文字的想象力,将一些不能当面直言的情感放诸笔端,如果贾珩当面,是万万不会说出这些话的。

故而,贾珩所书信笺,仍是以嘘寒问暖为主,可字里行间已有“山河辽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的情书既视感,不是痴痴想起你,而是在春光烂漫的一天,忽而看到堤岸杨柳,就想起了黛玉,那种没有刻意的凋琢,好似吃饭喝水一样平常,恰恰于真挚中带着几许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