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0(第2/3页)

然后又点了点她的脑袋,说:“和这里。”

萧旻明还有点迷糊。

莫文阗继续说:“你一向是忠于剧本的,表演既不会多,也不会少,剧本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这其实很好。”

“只是,表演上忠于剧本,和脑袋里多做思考并不冲突。”

“之前我告诉过你,有些演员在演戏前会做一个人物的信息表,或者写一个人物的小传记,不论是信息表也好,传记也好,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这个角色。”

“为什么要全面具体呢,明明剧本里面已经明确标注了情绪和动作。”

萧旻明睁开眼睛。

仿佛飞机冲破云层,又仿佛阳光照破迷雾。

她说到:“不是去演她,而是要成为她。”

成为“她”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她”。

这也就是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既超脱于技巧之上,又是技巧本身。

然而如何成为“她”,莫文阗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剧本上,在原着上,根据细节解读,根据伏笔推理,甚至像写同人作品一样想象,最终出来的人物,即使每个演员不一样,其中的逻辑链条却说得通,这样角色的一举一动,自然就回有信服干。

而萧旻明,进组前自然熟读了剧本和原着——这方面她一向是敬业的。

同时昨天看似无用的努力,更是让萧旻明对剧本烂熟于心。

莫文阗只用说到这里便够了。

萧旻明想通了,眼睛亮了起来。

既然知道了方向,这一切都好办了。

萧旻明拿起纸笔写了起来,果然在推理部分剧情的细节位置,有时候阿离的举动她无法全部理解。

这个时候,萧旻明会“推理”出一个理由,让人物的行动合理化,甚至会考虑阿离这种行为模式背后的背景故事。

萧旻明之前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没有想的这么全面过。

因为他们演戏,也经常是一个场景拍到底,而拍摄的时间线却不是连续的,很难从全局看所饰演的人物。

一般导演会在这个时候给演员说戏。

可导演一个人要负责一整个剧组的角色,有的时候哪里能想的那么细致?

这个时候,演员们在私下用的功,真的能反应到一举一动上。

这是个大工程。

好在萧旻明对剧本熟悉,同时她并不害怕工作量大,怕的只是没有方向。

她在看的时候,莫文阗也在看。

萧旻明熬了个夜,莫文阗也熬了个夜。

等她全部弄完,心满意足的时候,莫老师对着剧本,问了几个人物理解方面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阿离要下山?”

萧旻明回答:“因为要找她的师父。她因为是孤儿,师父是最亲近的人,师父离开了,师门里最无法适应最不安就是她。其实她是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啊。”

“所以我觉得,虽然阿离前期武功高强,但其实她并不是很自信。”

洋洋洒洒,一个点便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来。

其实莫文阗也不是在考萧旻明说的对或者不对。

这东西,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他这样,只是帮她再回顾一遍,就和程序员做了个程序出来,试用者帮忙跑一下,看有没有bug一样。

等全部过完,萧旻明才开始再次演阿离。

在脑袋里过了无数遍,已经烂熟于心的设定,很快开始贯通。

萧旻明再次睁开眼,眼神已然变得不一样。

莫文阗忽然想起在他们演《鏖战》的时候,易宸也如此断言过。

那个时候他说萧旻明演角色带入不够,抽身过快,说她没有“用心”感受,这样的表演总有一天会碰壁。

但一旦突破,就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来。

莫文阗估计那个时候易宸都猜不到,这一刻会来的这么快。

他不禁勾唇,笑了。

三天过去,萧旻明再次回到剧组。

她因为这两天熬夜,睡觉时间短,眼圈下有淡淡的青黑,可人的精神状态却很好。

有工作人员在旁边讨论:“小明之前就挺好的啊,轻侯只是原着作者吧,导演至于这么折腾小明么?”

“对啊我也觉得。”

“听说加班加点在练,其实那么点差别,观众压根看不出来。”

“而且你看她那黑眼圈,啧啧……我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