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他拎不清也就算了,难道回鹘的贵族和权臣也都拎不清吗?(第5/5页)

所以之后铁勒取代突厥,回鹘取代铁勒,漠南之地却始终牢牢掌控在大唐手中。

也正是因为大唐与回鹘之间的战线被限制在了这里,才能腾出更多的兵力来防御吐蕃。又因为吐蕃的存在,奠定了大唐和回鹘两国交好的基础。

要不怎么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呢?

言归正传,虽然三受降城是一个整体,但为了相互制衡,又将它们分别隶属于天德军和振武军。

西受降城属于天德军,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则隶属于振武军。

所以两边虽然相去不远,但却是两条进攻路线。

相较而言,西受降城因为东有振武军,南有朔方节度使,驻军最少、防御最薄弱,也是看起来最容易攻陷的——振武军因为要跟幽州节度使一起防御东北边的奚和契丹,驻兵更多,所以同样是大唐的方镇之一,而天德军却只是都防御使。

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回鹘人入唐的首选路线。

虽然这条路已经很多年没有走过,但路径依赖依旧存在,所以众人无法理解安允合的选择。

安允合当然也有他的道理。

瓦莫斯就驻扎在西受降城外,那边肯定早就有所防备。西受降城兵马少,后面的朔方灵盐节度使却能随时支援,走这条路,等于是一头扎进大唐人张好的口袋里。

所以,更应该趁着唐人的注意力都被瓦莫斯牵扯,另外选一条路线突袭,在大唐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取得战果。

这也是回鹘一贯的战术。

仗着骑兵来去如风,打奇袭战,成功的概率最高,就算不成功,也能轻松跑掉。

其实大唐的战术也是如此,不过跟游牧民族比起来还是要差一点。尤其是安史之乱后,这种奇袭战就很少见了。

如果是年轻的可汗在这里,或许还会问,雁来的回信里不是要求了回鹘的动向都必须要告诉她吗?现在突然袭击,是不是违反了约定?而且在条件谈完之前出兵,万一惹怒了天兵怎么办?

但现在领兵在外的都是老油条,对于契约本来就没有那么看重。

不如说,天兵本来也是他们想要出其不意的对象之一。要是能在天兵反应过来之前就打完,打得足够快,取得相应的战果,那在谈判上也能多占一些优势,甚至根本不需要再分出好处给天兵。

这么一想,便都觉得安允合的提议很不错了。

只是本来联合出兵,大家各有各的打算,现在其他的想法被安允合压下去,统一听他指挥,他在军中的声望就远超过其他人了。

战争本就是最容易提升威望的方式。

众人自认为看清了安允合的打算,不过认真想想,这样他们也不算吃亏。

他们现在争来争去,是因为可汗无法服众,自然每个人都想自己上位,但如果安允合当真能带着他们打胜仗,获得足够多的好处,那以他为首又有何不可?

殊不知,安允合同样也在这条新的路线上张开了一个口袋,就等着把他们都送进去,一举完成自己是所有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