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皇帝的心已经乱了。(第3/5页)

左右枢密使掌接受表奏及传达皇命,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掌禁中护从,文武兼备、是为“四贵”。

俱文珍站在左神策军的署衙之中,手持圣旨、身着紫袍,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似乎都能嗅到权力的甜美滋味。

人生际遇真是奇妙。

宫中遍传吐突承璀即将就任左神策军中尉的消息时,俱文珍甚至都已经起念想改名避祸了,谁能想到,最后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却是他。

……

政事堂。

朝会结束回来的第一件事,还是吃饭。

也不只是宰相重臣要吃饭,各级官署皆是如此。

在大唐,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县衙,全都设有公厨,官员们聚在一起吃饭,称作“会食”。

除了算是一种做官的福利之外,会食作为公务餐,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因食而集,评议公事”——可见在餐桌上谈事,也是古已有之。

不过跟其他衙门不同的是,政事堂没有专门的食堂,饭是直接摆在公堂里的。

堂厨的杂役将桌案布置好,将菜肴和餐具送上,众人正要入席,就听得外头有人大声喊道,“天子赐食至!”

几位宰相对视一眼,心下都有些唏嘘。

天子已经好些日子不曾赐食了,看来今天是真的心情很好。

雨过天晴,他们本该觉得轻松,但想到吐突承璀刚死,皇帝却如此高兴,不能不让人生出几分复杂的感受。

不多时皇帝赐的菜也摆上了,众人依序入席,举箸就餐。

毕竟是会食,平常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讨论一下最近的事务,要是一直不说话,甚至算是一种失职,会被讥嘲为“伴食宰相”。

但这会儿,谁都没有说话,只默默进食。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出乎预料,大家都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好确定以后的行事方向。

结果饭吃到一半,宫中就传来消息,皇帝刚刚下旨,让俱文珍担任左神策军中尉。

众人顿时没了胃口。

按理说,宦官的人事任命,跟文臣没有关系,全凭圣心。但事实上当然不可能如此,就像宦官势大也能影响到文官的升免一样,文官集团也一直在想办法遏制宦官集团的权力扩张。

自从新皇登基之后,这方面一直还算顺利。

吐突承璀的任命始终下不来,要等所谓的时机,也有一方面是迫于文官集团的压力。

放在以前,皇帝根本不可能突然来这么一手。

但现在他偏偏就这么做了。

很显然,吐突承璀的死亡,到底还是在君臣之间撕开了一条裂缝,让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信任再次降低,所以才会故意提拔一直跟文官矛盾重重的俱文珍。

皇帝已经出了招,接下来就看他们要如何应对了。

这事有些棘手,不管是上书劝谏反对,还是默许皇帝的任命,似乎都不是多好的选择。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了李吉甫身上。

不仅因为他是首相,更因为他一向大权独揽、手段强硬,现在,是时候展露出他的手段了。

李吉甫却对他们的视线视而不见,继续从容挥筷。

众人见状,心下稍安。

首相还有胃口,看来情况还不是太坏,反正天塌了也还有高个儿顶着,其他人自然就不那么着急了。

谁知,等一顿饭吃完,大家都放了筷子,正漱口时,李吉甫看着面前的食床,忽然若有所思道,“这张食床好像已经是天宝年间的旧物了吧?我看木料都快朽坏了,还是换一张吧。”

“噗”的一声,是另一位宰相将漱口水喷了出来。

但众人却都顾不得他的狼狈,而是紧盯着李吉甫,似乎想将他看出一朵花儿来。

政事堂里的食床就摆在那里,大家都不瞎,自然看得到它已经快朽坏了。

好歹也是宰相所用之物,能一直用上五十多年,始终没有更换,坏了也没人去提,自然是有些说法的。

据说哪位宰相若是移动此床,就会遭罢免。

跟自己的仕途和官职比起来,食床这一点小小的瑕疵,自然就算不得什么了。

这一点,李吉甫不会不清楚,所以他突然说出来的这句话,便也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那不是要换一张食床,而是要换一个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