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釜底抽薪(第2/4页)

宜敏听着莺儿口中念出的一桩桩事儿,笑得乐不可支,她从不知道这后宫的女人竟然如此多才多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还出口成章?就连平日里闷葫芦似的庶妃答应们也忍不住日日流连御花园,花样百出地各种做戏,就盼着能跟康熙来个偶遇,若能给皇上留个好印象,没准运气好的能被带上呢?

“主子,这些个小蹄子平日看着老实乖巧,如今可就原形毕露了,一个个竟然都不安份起来了,您可不能让她们如了愿,不然真得了皇上的宠爱,将来定是惹祸的秧子。”尚嬷嬷见宜敏像听笑话一样没心没肺地乐着,忍不住提醒着。

她当然知道这些个位份低微的不可能威胁到自家主子,可是虱子多了也烦人不是?就像之前那个袁贵人,还没得宠几天就敢来捋自家主子的虎须,难保这些个小蹄子得了宠会不会也这般不长眼,到时候自家主子岂不是烦不甚烦?

宜敏笑着起身,任由雀儿为她披上轻薄柔软的亵衣,伸手一撩披散在胸前的长发,风情万种地睨了尚嬷嬷一眼:“嬷嬷何须多虑,再多的花样也要能入了皇上的眼才成啊?”康熙可不是会被轻易糊弄的角色,众女这般作为不过是给康熙逗个乐子罢了,对于该带哪些人可是宜敏说了算,康熙绝不会为了这些个玩物随意插手宜敏的决定。

“难道主子就任由这些蹄子兴风作浪不成?”尚嬷嬷有些不解地看着宜敏,自家主子素来对后宫的女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乖巧听话,敢随意掐尖冒头的总是很快被打压下去,如今竟一反常态地不闻不问,不免有违常理?那些女人眼见皇贵妃不管,一个个动作都大了起来,日子久了难免生出事端!

宜敏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嬷嬷放心,本宫心里有数!此次木兰之行本宫不会同往,自然要选些有本事的嫔御随行才成,总比皇上弄些不知所谓的东西回来好吧?”宜敏对后宫这些女人知根知底,想要拿捏她们容易得很,不怕她们飞出自己的五指山,她需要担心的从来不是这些正经选秀入宫的女人。

反而那些不知底细的蒙古女人更让她重视,毕竟她的势力发展得再快再广也不可能深入蒙古各部,除了自家乌库玛嬷所在的郭尔罗斯旗,以及与之交好的盟部之外,她在蒙古的情报网远远没有在大清的规模,尤其这些年大清压根就没有公主出降蒙古,就连抚蒙的宗女都少了很多,她很难有机会将探子大量渗透进去,能得到的消息极为有限。

与出身科尔沁蒙古的孝庄和孝惠更是不能相比,为了将来历时长久的准格尔之乱,为了女儿出嫁后的安稳生活,宜敏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向蒙古发展势力,准备了这么多年,眼前就有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康熙的几个女儿陆续长大,宗室里待嫁的格格们也不少,只要大清的公主和宗女们和亲蒙古,她这个皇贵妃就有机会名正言顺地为她们安排一切,包括指派随行的陪嫁人员,指定教养嬷嬷等等,到那时她就能借机将培养多年的探子渗透到蒙古各部的核心位置。

要知道和亲的公主、宗女们陪嫁素来不菲,陪嫁奴才极多,尤其是公主下降,陪嫁的丁户包衣更是数以千百计,这些人一旦到了蒙古,可以说此生很难有机会回到中原,这些奴才会在蒙古落地生根,一代代繁衍之后人数只会越来越多,即使服侍的公主死了,只要她们留有子嗣,这些奴才就不会被皇家收回,而是继续跟着小主子,天长日久下来,终将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作为耳目不过是其中的用途之一,相信只要控制得当,清廷几代以内都不愁没有情报来源。

过去和亲的公主们自然也会安插各自的耳目,但是这些无疑掌握在孝庄等人的手中,也许康熙也掌握了一部分,但都不是宜敏能够动用的,所以宜敏必须发展属于自己的耳目,至少她不能让自己的儿女在蒙古毫无根基,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发展,至少宜敏目前还没有这份实力。

所以宜敏目前最迫切要做的就是促使康熙多多将公主、宗女和亲蒙古,然后就是用尽手段阻止蒙古贵女再度进入大清后宫,当然个别蒙古旗下的庶妃嫔御之流的她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是想要达到六嫔的地位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