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5/7页)

楼毅的工作就比较辛苦一点,他是负责拉货和包装的,计时不计件,他会适时摸鱼。

“结婚就结婚呗,都结第二次了也不新鲜。”楼毅没心没肺的说:“这个周日我要休息,连着加班加了一周时间,我可干不动了,这周末约了人一起去钓鱼。”

许晶晶也打算休息一天,但楼毅周日要请假,她就不好请假了,她打算下周休息。

周围现在还不是很发达,楼毅跟几个哥们儿没事就去海边海钓,有时候会摸点海鲜回来,算是给家里开开荤了,许晶晶也就由得他去。

能找个活儿干,不瞎混就可以。

不过男人嘛,手里头没钱,想瞎混都蹦跶不起来。

等吃完了早饭,又是一天的活儿。

广东这边的气温比老家还凉快一些,碰到刮台风的日子,还很凉爽,听说冬天会更舒服。

像他们这样打工的两口子也很多,上井村最开始出来的是两口子,在外面赚到了点钱,就带着兄弟和兄弟媳妇出来了,次年又带了堂兄弟姐妹几个,这是第四年,楼父就是通过他们的父母联系上的他们进的厂子。

九十年代外贸起来了,进厂也不像八十年代那么艰难。

厂子多了,待遇上也有的挑,能吃苦的是很能挣钱的。

像王盛那样的苦力活,楼毅是干不来,但进厂的待遇也不会太差。

许晶晶也不记得自己加班加了多少天了,干的是简单重复的活,厂里也知道生活很枯燥,食堂里面有电视机,吃饭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上班的时候可以聊聊天,下班累的就直接可以睡觉了,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七月,她看了一眼存折本子上的数字,不后悔出来这一趟。

听说楼小乔找的对象不错,就连楼毅都下了血本,虽说人没回来,但打了五百块钱的红包过来。

楼母的腿还没好,现在还要在家卧床休息,否则以后一辈子都要瘸,闺女在城里办酒,她就没去了。

但楼父楼母也破例打了五百的红包,让楼父带来的。

楼父带着小燕两人去喝酒,楼大乔带着李默,李默也是第一次见到楼父,态度上十分恭敬客气,但也很疏离,酒席上还给楼父敬了几杯酒,楼父看看这个女婿,是个能干的人,又看看那个女婿,长得就是得罪不起的样子,乖乖的闭上嘴巴没说话。

张明远跟刘菊花夫妇也过来。

楼大乔压低了声音跟父亲说:“爸,他们来了。”

办酒之前,张明远夫妻去了趟上井村楼家,跟楼父楼母说了好一会儿话,都很客气,可越是这样楼父越是害怕他们,以前想过女儿嫁的这么好,是不是可以拉扯一下儿子,这样的话当着张家的父母他还真说不出来。

跟张让稍显疏离的气质不一样,张明远夫妻是能对着你笑的如沐春风。

可楼父心里很清楚,自己面前的这位是大领导,对方越是笑的和蔼,楼父越是说不出口话来。

楼父顿时觉得嗓子干哑,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张明远满脸堆着笑:“亲家,来来来,我们来一杯,今天可是他们的好日子,感谢你啊,感谢你养了个好女儿。”

楼父有种小学生被校长亲自点名的窘迫感,勉强应付了几声,仰头把酒干了。

楼大乔扶额,还好她的婚礼是分开办的,李默家离的远,她爹妈不必过去,否则楼父碰到那种场面,真的要尬穿地心原地打洞。

幸好张明远也看出亲家的不自在,敬了个酒就走了。

这一顿饭吃得比较愉快,大家都没怎么喝,席面弄的味道很好,临走前桌上还剩下好多。

这会儿社会上普遍穷,还不流行打包,楼父看着桌上剩下的菜就肉疼,这要是在农村席面上一卷,做成残菜也很好吃的,可惜了可惜了。

楼大乔似乎早有准备,抱出来了个大大的饭盒,把桌上干净些的菜直接倒在盒里,看的楼父一愣一愣的。

“大乔,这样不怕人说吗?”

“怕什么,现在城里人都打包,你瞧这肘子多浪费呢,一整个都没吃,包回去给我妈尝尝,还有这个鸡整整的一只,都没人动。”这几道菜上的比较晚了,那会儿大家差不多都吃饱了,尤其是那道肘子,炖的一看就是软烂入味,上这道菜的时候都比较晚了,愣是一筷子都没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