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九十二章中举(第3/3页)

县学里,他看好的人竟然没中举,本来心中也很郁闷。可这会儿,不但不能寻人说说话喝喝酒纾解情绪,反倒还要被县令提拉着到处跑,继续丢这张老脸。

潘县令的这番话,他何尝没听出话外音?不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吗?说他又看走了眼,竟放着眼前一个宝贝不要,去抱着别的石头当宝贝。

可徐教谕也没想到,他看好的另外几个没中就算了,那魏智竟又再次落榜。

当初魏智是同吴容秉一起考中的秀才,一同入的县学。这二人进了县学之后,才学方面不相上下。吴容秉秉性率直、纯良,虽更胜一筹,但魏智之惊才绝艳,也是令县学里的许多老师都拍手称好的。

文人清傲一些,不算什么。

可没想到,人家吴容秉出了事后三四年未再踏足县学一步。而这魏智,这几年来,县学倾尽全力去扶助他,他竟最终仍是名落孙山。

魏智落榜,不免令徐教谕大失所望。

经此之事后,徐教谕不免也低头认真反思起自己来。

反思,这些年他所坚持的那些,到底对不对?

县衙临时为吴容秉准备了仪仗,一路上敲锣打鼓的,送他回了甜水巷。

而吴裕贤那边,回来不仅没有这样的待遇,甚至连潘县令的面都没见到。

中了举,哪怕是最后一名,吴裕贤都是高兴的。

得了这个机会,来年便可入京参加春闱。

只要中了进士,便可入仕为官。日后,就是吃皇粮的人了。

哪怕春闱不中,顶着“举人老爷”的头衔,他也可在富阳,甚至是杭州府,混得不差。

本来一切都很好,可偏偏继兄考了第四,强压在他头上,令他身上的光辉顿时变得淡然无存。

吴裕贤自然高兴不起来。

他最不愿见到的一幕果然还是又发生了。

从此往后,难道他要再如之前一般,这一辈子都要活在继兄的万丈光芒之下吗?

那样的日子,哪怕如今过去已久,再细细想来,他仍觉心颤。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他分明已经过上了糟糕的日子,他的人生已经走去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为什么如今又要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