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除夕(第3/5页)
张庄茂站在张夫人这边,和张四爷的外室吵架,而张四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不敢得罪张四爷,又厌恶张四爷在外面的孩子,两不相帮,以至于张家格外热闹。
而在上海以外的地方,这个年也有一些人,过得与众不同。
北京。
一个在北京求学的年轻人,因路途遥远以及路上不安全,没有回家过年。
他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因而有人组织了一些学生一起过年,但他不喜欢热闹,就没有参加。
他在除夕的前一天出门,从少数还开着的铺子里,购买了一篮子的食物,又进入一家书店。
这个年,他打算独自在家看书。
他进书店的时候,书店老板正在整理书架,将一套套新书搬到书架上。
“老板,有上海来的书吗?”这人问。
北京也有不少印刷社,但这里毕竟是北京,某些书,印刷社是不敢印刷的。
上海那边却不同,一些位于租界的印刷社,什么都敢印刷,还有人敢骂实权的军阀。
很多传播新思想的杂志,也办在上海。
因此,他来书店买书,常认准从上海来的,不管是杂志还是别的,全都买。
能从上海千里迢迢被送来这里的书,基本都是好书。
书店老板道:“有!也是巧了,昨儿个刚到了一些书,我手上这武侠小说,便是上海来的。”
书店老板指了指自己正在整理的《无名诀》。
这人却兴致缺缺:“我不喜欢武侠小说,有《新青年》吗?”
书店老板道:“有!”
书店老板拿了一本《新青年》给这个年轻人,这年轻人翻开后,惊喜不已:“这书在印刷时,竟然加了句读!”
老板道:“《新青年》这杂志虽有句读,但只有逗号和句号两种,这本《无名诀》就不一样了,里面还有很多别的标点。”
“这本武侠小说,也有句读?”这人有些惊讶。
“有,印这本武侠小说的书局,是第一个在印书时用句读的。”书店老板笑道。
这个年轻人接过一本书,随意翻开,就见里面果真有句读。
不,这不单单是句读,这是标点。
上海那边的书,都已经这样了?
想到过年期间要独自待上好几天,这人狠狠心,花一元两角买了一套《无名诀》。
这就当是他给自己的新年礼物吧。
他将书都放在自己包里,正打算离开,就瞧见一群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从外面进来,一进来就道:“老板,《无名诀》到了吗?”
“已经到了!”店老板道。
“我要买一套!”
“我也要买一套!”
“我要买两套!”
这些人纷纷解囊买书。
先来的那个年轻人见状有些好奇:“这书很有名?你们怎么买这么多?”
一个学生道:“当然有名!《双面魔君》在上海,几乎家喻户晓。”
“《双面魔君》?”
那学生道:“就是这本《无名诀》!这书在上海报纸上连载时,几乎引起轰动,很多有名的文人,都写文章推荐大家读这本书!”
另一个学生补充:“对,我有个朋友手上有几份报纸,我看过几眼,这书写得实在好!”
剩下的学生也纷纷开口:“我的老师曾推荐我们阅读此书,说这书虽是武侠小说,但蕴含新思想。”
“我早就想看这书,可惜北京没有《新小说报》出售,现在这书出版,终于卖到北京,我也能看书了!”
“我还以为要年后才能买到,没想到年前就能买到,真是喜事一桩!”
……
这些人说了许多,让原本有些舍不得银钱的那个年轻人,觉得这钱花得很值。
他拎着一篮子食物,背着一书包书回到自己住处,就翻开《无名诀》。
然后,他就放不下这本书了。
这个晚上,他点亮油灯,裹着棉被看书,一夜未睡。
第二天是除夕,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要自己花些功夫,收拾出一桌年夜饭吃的,但现如今,他实在没这个心思。
从自己昨日买的食物里,拿出一个早就冷了的羊肉饼,就着冷水吃下肚,他继续看起来。
看到实在撑不住,他才睡了一会儿,然后便爬起来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