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5页)
顶着苏安安和祝襄投来的视线,苏妙漪神色坦荡,面无波澜,“传给知微堂的所有分店,让他们广而告之。这样的事,自该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语毕,她便径直上了容玠的马车。
“苏安安怎么了?似乎不太高兴。”
容玠捧着手里的一卷书,往车外扫了一眼。
“小孩子脾气,过两日就好了。”
苏妙漪板着脸冷哼了一声。
其实早在昨日之前,她就已经想好了,就算官府不追究裘恕,她也要用慈幼庄这件事狠狠泼裘恕一身脏水,最好闹得民怨沸腾,叫裘家的慈幼庄再也开不下去才好。
可听了苏安安的那番话,她晚上却辗转反侧,到底还是半夜爬起来,把自己写的小报新闻改了好几遍,删去了那些更过分更煽动的话,只对扶风县大做文章,没再株连其他各地的慈幼庄。
即便她再恨裘恕,也不得不承认,慈幼庄这种事如今全天下除了他,没多少人愿意做,更没几个人能承担得起,她更是差得远。
苏安安有句话说进了她的心里:不论是她,还是其他任何人,在他们都不能顶替裘恕做这“天下第一大善人”之前,她不能毁了所有慈幼庄,毁了孤儿们的家。
“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将昨日马车上的事告诉容玠后,苏妙漪喃喃自语,一脸无愧于心。
容玠看向她,笑了一声。
苏妙漪瞬间炸了毛,“你笑什么?”
“没什么。”
容玠唇角的弧度转瞬即逝。
***
一行人翻山涉水地又赶了十日路程,总算没有耽搁容玠,在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进了汴京城。
正是晨光熹微,城门刚刚打开的时辰。
容氏的两辆马车和随行护院混在川流不息的进城队伍里,将路引交给守城的侍卫一一查验后,才迎着巍然耸立、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皇城,慢慢悠悠地驶进了汴京城。
清晨的汴京城,尽管繁华热闹,却也不似苏妙漪预想中那般香花如绣、纸醉金迷,更多的还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烟火气。
可等天光越来越亮,街上的人越来越多,那股远远胜过临安的锦绣奢靡、金碧相辉,便从晨雾中逐渐显现出来。
苏妙漪、凌长风和容玠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三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
除了苏妙漪是初来乍到,看什么都兴味盎然、意气扬扬,其余两个土生土长的汴京人却似乎都陷入了前尘旧事,脸上的怅然远远大过欣悦。
“我们现在经过的,便是州桥了吧?”
苏妙漪掀开车帘,一边左顾右盼,一边问身后两人,“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人说,汴京是天下之枢,而州桥就是汴京的正中心,是最热闹最金贵的地段……
我还听说,但凡是能开到汴京州桥的铺子,那在行当里都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还有温州漆器什物铺……这些铺子的名号,就连娄县的人都知道!”
下了州桥,两边的招幌随风招展,匾额一片接着一片,参差错落,看得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苏妙漪的视线从那些铺子的招幌上一一扫过,就像饿狼见了羊似的,目不转睛地一个劲打量,脑海中已经有了知微堂三个字混在其中的景象。
“咚。”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撞击的闷响。
苏妙漪一惊,收回视线,转头就见凌长风不知怎么地滑坐到了地上,疼得龇牙咧嘴,还一手挡着脸,一手朝她挥,“快,把帘子放下来……”
苏妙漪不明所以,朝外看了一眼,将车帘放下,“你见不得光啊?”
凌长风咬牙,“看到从前就一直跟我不对付的那群纨绔了。要是被他们看见我现在的样子,指不定会怎么嘲笑我!”
苏妙漪鄙夷地瞥了他一眼。
被苏妙漪的眼神一刺激,凌长风瞪了瞪眼,不甘心地对她嚷了起来,“你也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外面那条街有一半都是裘家的!”
“……”
苏妙漪噎了一下,下意识看向容玠。
容玠微微颔首,证实了凌长风的话。
苏妙漪欣喜的表情扭曲了一瞬,“……那另一半呢?”
凌长风从牙缝里勉强挤出一句,“原来是我家的,现在也是裘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