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5页)

沈家的妯娌们有欢喜有落寞不甘。

沈知秋在苏家私塾读了两年之后,基础打得还算扎实,也能写得一手好字,但是张氏不满意,非闹着给他退了私塾,等着过了六七月的酷暑,到了月底去报名,去青瓦书院念书。

尽管苏秀才苦口婆心地说,照着沈知秋的情况,再在苏家私塾读个三五年,还是有望考中县试的。

五六年。

张氏心中啐了一口:阿池这才考中县试甲榜,说不定下次考中秀才了呢。

这么慢,就是为了一年多收我四两银子吧,实在是太坑人了,她更加认定苏家私塾读不得,一定要转学走。

沈知秋拗不过她,口头上答应张氏,等八月饭就转到青瓦书院去读书。可是等到四月中旬,天气转热农忙之前,沈家人开始午休,晌午,睡的睡,躺在藤椅上的躺在藤椅上,院中静悄悄只有虫鸣声。

“二嫂,阿池,”这天午后,沈持正在打盹,他三婶子张氏急匆匆地从外面跑回来,带着哭腔说道:“阿秋不见了。”

沈持和朱氏几乎同时迎出来:“阿秋去哪儿了?”

“不……不知道,”张氏的腿都软了:“他早上出去到现在都没回来,我找遍了整个村里都没看见阿秋,他……”

沈知秋除了家和苏家私塾,几乎没去过别的地方。

沈持:“别急,我去找找他。”

四月初的天已经有些热了。朱氏拉住沈持:“带上水,别干着了起咳嗽。”杨氏领着两个儿子从地里回来,问:“出什么事了?”

“找不见阿秋了。”沈持说道。

沈全和沈正立刻说道:“我们分头去找。”说着一边喊“阿秋”一边漫无目的地满村跑。沈持在后面追:“阿大哥,阿二哥,你们听我说句话。”

他跑得气喘吁吁:“有我阿娘和大伯母、三婶子在村里找就够了,咱们到别处找找吧?”

沈全瞪着眼睛问他:“别处,你知道阿秋在哪儿?”

“阿秋在私塾的时候,”沈持问他俩:“一般爱去哪里?”

沈正想了想,颇为机灵地说道:“离苏家私塾不远处有个池塘,阿秋很喜欢去那边用小石子打水漂。”

“快去那边看看。”沈持带头往镇上跑。

哥仨儿一块儿跑到私塾,浑身汗透了,热得恨不得见条河就跳进去,哪怕那大河深不见底,甚至都想从桥上跃下去。

终于跑到了苏家私塾附近的荷塘边上,沈持喉咙里干到炸裂,拿起随身带的葫芦拧开,咕咚咕咚灌下几口水,开始在蓊郁的灌木丛中边走边喊:“阿秋,阿秋……”

沈全和沈正更是累得瘫软下去,往灌木丛里一躺好半天才起来,扯着破落嗓子喊:“阿秋,阿秋……”

沈持沿着水边找过去,到了最隐蔽处,果然水边呆呆地坐着个人,可不正是沈知秋嘛。

沈知秋看见他们找来,眼神一滞:“……”而后,他撒腿就往水中间跑去。

沈持站着不敢动:“……阿秋,我不过去,你别冲动。”

沈全和沈正也看懵了,俩人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都在问对方:阿秋这是怎么了?

沈持:“阿秋你有什么事说出来,咱们一块儿想办法,别做傻事。”这孩子多半是不想转学去青瓦书院念书。

沈知秋越发激动,一下子扑通扎进水里,要寻死。

沈全水性好,也顾不得别的,跟着扑通一下跳进水里,游过去拽住了沈知秋。沈正也游进去,哥俩拖着沈知秋往岸上去。

开始沈知秋没有了求生欲,任凭他们怎么拖拽,他纹丝不动地躺在水里,一直呛水。

眼看着沈正体力不支。

沈持则在灌木丛中拔了一捆草,而后迅速地打草绳,这是跟沈山学的,他打好草绳,迅速地打了个圈,而后下水——他水性不怎么好,狗刨到沈知秋身边,把草绳往他胳臂和脖子上一套对沈全说:“阿大哥,拉着往岸上走。”

“套着脖子闷死人了。”沈正从水里探出头来,脸色苍白地说道。

沈持:“那也比呛水好。”呛到肺里更麻烦了。

沈全再不把沈知秋拽出去,他也没气力了,沈持怕他们独立难支,对着荷塘对面高喊:“沈捕头,沈捕头……”

因为沈煌常年在禄县巡逻,县中的民众一旦有事就会喊“沈捕头”,所以他顾不得许多,只好也这么喊招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