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4页)

“当时的太医正求旨又一次彻查了先帝所有使用过和吃过的东西,这一回连父亲送去的养神汤也不例外。”

先帝睡眠不好,爹爹特意寻来了一个古方,娘亲亲手做的养神汤,先帝喝过后睡眠好了很多,后来先帝无论去哪儿,父亲都会让人带上特配的药包,让内侍煮着。

“毒是在养神汤中发现的,是一种慢性毒。”

“先帝他……他大发雷霆,不审也不问,直接给父亲定了罪,先帝让人传话:太子弑父杀君,图谋不轨,不配为人,其行当诛。”

“与他,父子永不相见。”

谢应忱的手指崩得紧紧的,掌心滚烫。

他牵着她的手,慢慢道:“当天先帝亲手下了废太子的圣旨。”

“圣旨和一封先帝亲笔写的书信,送到了京城,爹爹泣血自戕,娘亲也跟着一起去了。”

对于谢应忱而言,短短几天内,天翻地覆。

这一切的一切,现在回想起来,谢应忱还是觉得相当的荒唐。

前一天他还跟在父亲身边,学着处理雍州的马匪之困,晚上娘亲还亲自下厨给父亲煮了长寿面。结果到了第二天……

“被圈禁的东宫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还有我。”

顾知灼仰头对他笑。

谢应忱笑得温柔:“还有你。”

她的体温让他烦躁的心绪渐渐平静,他接着往下说道:“爹爹和娘亲自戕后,有暗报送到了皇祖父的手里,皇祖父当时就犯了心悸。他哭得难以自抑,一直在说:为什么。”

谢应忱当时被圈在东宫,这一些是后来他从伺候先帝的总管太监口中得知的。

“先帝因为爹娘的死,郁结于心,悔恨连连。没两天人就彻底垮了。”

“当时晋王陪在先帝身边侍疾,先帝自知不好,交代晋王拟旨,命人从京中把荣亲王叫了过去。”

在白天的阵阵惊雷过后,夜晚的天空出奇的清澄,月色明亮,在地上留下了两道浅浅的倒影。

顾知灼轻声道:“公子,当时是不是也有人在逼你自戕?”

废太子死了。

公子是唯一的障碍,趁机把公子逼死,才是万全之策。

公子活着,并非晋王他们心慈手软,放过了公子,而是因为殷家姐姐跑了,天道给公子留下的一线生机。

谢应忱颔首:“当时我周围的人都劝我随爹娘一起去,不然,先帝若是不消气,会把我爹娘挫骨扬灰,我就是不孝子。”

那个时候,谢应忱还不到十四岁。

“我假装应了,趁机从东宫偷跑了出去,去往徐州,无论是生是死,都得见上先帝一面。没想到,在路上的时候,我发现我中了毒。”

也是到了后来,谢应忱才发现,这和先帝中的毒一模一样,显然是想以此造成他畏罪而死的假象。

因为中毒,他在路上耽搁了几天。

“等我到的时候,先帝已经驾崩了。”

“晋王拿出来了一道遗诏,先帝在驾崩前传位于荣亲王。”

顾知灼想也不想,哼哼道:“遗诏肯定是假的。”

谢应忱也笑。

当时的他,连番打击,又中毒太深,听闻先帝驾崩,再也撑不住了,倒了下去。

缠绵病榻足足一个月。

当时就是那个先帝身边的太监总管照看着他,把他活生生地护到了京城。

顾知灼突然打了个响指,她想起了一件事:“公子,你还记得吧?我刚从西疆回来后不久,皇上和晋王一度闹翻了脸,后来又和好了,灿灿说,好像是晋王用什么把柄胁迫了皇上。”

这件事有谢应忱的手笔在。

他道:“是一块墨锭。”

“一块皇帝亲手做的,当作寿礼的墨锭。”

顾知灼心念一动,与他目光对视,谢应忱笑了笑,只说了一个字:“是。”

“晋王这人还真是。”

难怪皇帝对他容忍有加啊。

还不知道手头上拿捏了皇帝多少把柄。

有着先帝的遗诏,皇帝就是正统。

有着废太子的旨意,废太子就是弑父杀君,其罪当诛。

但若是没了这两样呢?

那正统就该是废太子和先帝册立的太孙了。

“公子,城门要是没关的话,我们去一趟太清观吧,我想师父了。”

可惜,他们晚了一步,城门终究还是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