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4页)

季家其实没有想过要把夫人接回去,甚至从来没有对外提起过这个人。

是大姑娘无意中得知了自己还有一个孪生妹妹,便恳求父母把妹妹接回去,老爷开始说什么都不答应,直到宫里派人来相看。

先帝打算把季氏长女嫁给当时的镇国公世子为续弦。

前朝亡了后,季家子弟再无一人出仕,这样下去,只需要三四代,家族就会渐渐落没。

季家当时已是急得不行,宫中的这趟相看有如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在他们的头上。镇国公府在大启朝地位斐然,若是能够顺势搭上镇国公府,季家就还有崛起的机会。

这关系到家族的荣耀和未来,岂能让人不重视。

季大姑娘季元初也因此在家中有了些许的话语权,她执意要接妹妹回来,老爷终究应了。

“两位姑娘生得一模一样,谁也分不出来。”

二姑娘养在乡间,但也没吃过什么苦,打小身边就有两个婆子伺候,也不需要做活,除了经常晒太阳和到处跑皮肤有些粗糙外,其他的与大姑娘并无不同,就连身高胖瘦都一样。

“后来,后来……”

万嬷嬷的眼神飘忽了一下。

她低垂着头,继续说道:“宫中下了圣旨后不久,镇国公府派人送来婚书,定下了迎亲时间。太太带着两位姑娘去庙里上香,就在回来的路上,马车翻了,两位姑娘从山崖上滚了下去。”

她呢嚅着:“大姑娘当场、当场就没了。二姑娘也受了伤,昏迷不醒。”

“季家当时为什么不说!”太后一拍案几,愤愤道。

万嬷嬷吓得用力磕头。

她心里怕,很怕,但是,为了她的二姑娘,她不能怕。

不然,她的姑娘是要没命的啊。

她是她一口奶一口奶从小养大的。她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了,她有的只有二姑娘。

万嬷嬷把额头深深地抵在地上,颤着声音道:“大姑娘死了,老爷说是二姑娘害的,说二姑娘是灾星,如果不是二姑娘回来,大姑娘就不会死。季家全让二姑娘给毁了。”

“老爷差点打死二姑娘,又把二姑娘关进柴房里。”

“后来,过了三天,老爷打开柴房的门,他告诉二姑娘,从今以后她就是季元初。”

万嬷嬷抬起头,她的额头血渍斑斑,鲜血从额头流到了眼中,她眨了一下眼睛,咬着牙说道:“是老爷让二姑娘顶替大姑娘的身份的。老爷说,反正族谱上也没有二姑娘的名字,季家长房由始至终只有一位姑娘。就是和镇国公府订亲的那一个。”

“二姑娘若是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

“求太后娘娘明鉴。”

万嬷嬷抱着一丝希望,二姑娘也是季家嫡女,并不是外支或庶出,不过是一个名字不同,为什么不能将错就错?!

太后沉默不言。

季南珂扶着季氏,也一同跪了下来,小脸半抬,坚毅的目光中带着真诚。

“太后,这件事阴差阳错,我姑母也是无辜的。”

“她在顾家八年,主持中馈,孝敬婆母,为夫家诞下子嗣,我姑母她有功无错!镇国公府理当视其为当家主母。”

她道袍的衣袖滑下了一些,露出了缠在手腕上的纱布,昭阳有些不忍心,连声附和道:“是啊,皇祖母,京城里头从来没有人说过国公夫人不好,她儿子都生了,又为老国公守过父孝,为镇国公守过夫孝。如何当不得嫡妻之名。”

这话也有道理。太后默默点头。

为公婆守过孝,本就是“三不去”之一。

再者,给镇国公府赐婚季家是先帝的决定,现在弄成这样,一旦传扬出来,连先帝也会颜面无存。

不如补全了婚书,将错就将也就罢了。

季南珂察言观色,翘了翘嘴角,进一步道:“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我姑母养育了元配的一双儿女,视若己出,顾家兄妹也理当奉她为母。”(注1)

顾知灼嗤笑:“捧杀欺骗,这叫把我养大?”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这叫我们兄妹视若己出?”

“她嫁进镇国公府八年,挪用亏空,贱卖产业,这叫尽职尽责?”

“至于为我祖父守过孝,敢问各位夫人,若在孝期,你们府上的侍妾通房,难不成不需要一同守孝?怎么,守过孝了,就得一个个从此奉为嫡妻元配高高供着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