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穿越中世纪062(第3/5页)

路易莎‘抢了’自己的婚约,不也就是和一个不可能继承王位的王子结婚吗?一个不能继承王位的王子,父王在时看起来和自己的兄弟们差不多。可一旦老国王去世,新国王上位,境况就会立刻不同!

路易莎的未来,就是那样了,而她还可以做王后!这样未来两姐妹见面,路易莎反过来还得向她行礼呢!

如果路易莎知道,得知自己很可能要和一位国王缔结婚姻后,伊娃想的最多的是,未来自己得向她行礼——她是真的会无语。怎么说呢,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小姑娘,尤其是被自己母亲洗脑了的小姑娘,会有的想法吧。

而且她一直保持这样的想法也挺好的,对路易莎有好处。她要是认真思考未来怎么借助夫家的势力,觊觎布鲁多,路易莎才会头痛!

波拉格使团在台阶下,按照他们的礼仪向巴尔扎克伯爵行礼。双方走了一遍礼仪流程后,伯爵便邀请他们一同进入早已安排好坐席的大礼堂——从波拉格使团进一层一层的堡场,再到主堡台阶下这样一出欢迎仪式。这时候天就快黑了,正是适合开晚宴的时候。

一进入大礼堂,布鲁多宫廷的富贵的确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侧目:首先就是,临近圣诞节,天黑得很早很快。刚刚趁着外面欢迎,大礼堂里就由专管烛火的小管家就点满了蜡烛。这会儿进来,真是灯火通明!

为了欢迎波拉格使团,这次礼堂内点的都是蜡烛,没有火把。而且蜡烛中,蜂蜡蜡烛占多数,油蜡只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使用。

大礼堂有二三十盏悬挂在顶部的枝状吊灯,每盏点几十支蜡烛。还有墙上的壁灯,也是小的有一支蜡烛,大的有三五支蜡烛安着。再加上餐桌上,几乎每隔一个座位就会放的三叉烛台……算下来,一个礼堂就点了大约2000支蜡烛,照得一切都亮堂堂的!

在这样辉煌的烛光下,金银餐具锃光瓦亮,珠宝闪闪发光,先生们女士们或丝绸、或丝绒的衣料也在这样火光下闪烁着细腻的光泽……不需要再用别的装饰,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豪奢。

华夏古诗‘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不明写富贵,却富贵至极。也是因为灯火亮起、熄灭,由此代表的‘贵气’扑面而来吧。

古代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因为夜间‘光明’非常难得,所以贵族就越要制造一个‘光明的晚上’,以显示自身的不同。

这次的晚宴,波拉格使团成员大多都得了好位置。不过能和路易莎一家一起坐主桌的,只有作为使团大使的切尔尼男爵,以及他那年轻的助手。后者当然是因为他和波拉格国王亲密的关系,才有这个优待的。

因为是刚来,切尔尼男爵倒也没着急立刻求亲。太过急切了,就仿佛波拉格的国王娶一个伯爵之女,还要争取一样。所以这一晚,大家只是尽情享受欢宴,好像根本没有求亲那回事儿一样。

“的确,瓦松的淑女有她们的过人之处。”在布鲁多宫廷呆了两天之后,切尔尼男爵的年轻助手承认了这一点:“相比起国内的女士,她们可要娇媚动人多了……我只是担心,未来的王后是否会将这样的风气带进波拉格宫廷。”

相比起波拉格,瓦松的风气就算是比较开放的了。如果说瓦松已经有了一点儿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前期的意思,那波拉格就还基本维持着一百年前的禁欲保守。

至于这位年轻的波拉格贵族的想法,倒也不奇怪……男性贵族们总是一边享受开放风气下,更加风情万种的女士们的种种。一边又担心自己家也这样,真要那样,就是‘败坏风俗’了——真就是既要,又要,还要了。

“哦,那就担心太多了。”对于这个,切尔尼男爵要看得开的多:“瓦松的贵女是很多宫廷的女主人,在高登兰,在北海诸国,在罗兰西,在托莱多……当然,也在慕伯汉。我看这些宫廷也都好好儿的,并没出什么乱子。”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得找个机会向巴尔扎克伯爵开口。”

“应该想办法让伯爵先开口,这样或许能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位国王表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是的,谈判,此时一场婚姻往往是伴随着漫长谈判的。哪怕双方都有意缔结婚姻,这也是避免不了的——要真的无意缔结婚姻,就走不到谈判这一步了!而谈判,要谈的事还很多很杂。不管将来大家会不会遵守,至少现在先写进契约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