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6页)

皇帝的脸色看不出高兴还是不高兴,郭珍珠也是习惯了。

见她们二人来了,皇帝微微颔首,郭珍珠和僖嫔就挨着他坐下了。

李德全连忙上前给两人斟茶,郭珍珠就一边喝着碧螺春一边看小船上的美人弹琴跳舞。

还别说,琴音悠扬悦耳,哪怕郭珍珠不懂琴,也知道那几个姑娘的琴技相当出色。

最前面这姑娘的舞技就更不用说了,离得近了,郭珍珠看她轻盈一跳,姿态优雅,跟琴音配合得天衣无缝,叫人都舍不得移开视线。

而且对方还很守规矩,知道皇帝没发话,小船就不能靠近,更别说是挨着大船了。

所以小船最近只在十几丈之外,琴音缓缓停下,最前方的舞蹈也随之收势,几人起身远远给这边袅袅行礼。

僖嫔不由小声嘀咕道:“倒是知礼的,没有随便靠过来。”

虽说是富商安排的节目,皇帝要喜欢叫人上来,和对方随便就过来就是两回事了。

皇帝看了李德全一眼,后者很快就退下去,派人问对面的小船究竟是谁派来的了。

他很快上来回话道:“皇上,是李大人安排的,想着给皇上和娘娘们解闷。若是皇上喜欢,还能让对面的人继续献艺。”

当然了,皇帝也可以叫对方到这边大船上来献艺,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皇帝却扭头问郭珍珠道:“你觉得好看吗?”

郭珍珠被问得一愣,很快回神道:“皇上,她们这琴弹得不错,舞也跳得好。”

她说的是实话,对面小船上不管弹琴还是跳舞的都是专业级别的,确实无可挑剔。

皇帝微微颔首道:“确实还不错,太差的话,也不会送到朕跟前来了。”

郭珍珠想想也是,皇帝对自己是高要求的,就连听戏都要请最顶尖的戏班子,看歌舞表演当然也要最好的了。

如果送来的是半桶水,只懂得搔首弄姿,专业技术不过关的,皇帝估计多看两眼都觉得难受,更不会欣赏或者喜欢了。

僖嫔听皇帝这么一说,倒是紧张起来:皇帝不会想叫对面小船上的年轻女子过来,甚至是留下来吧?

这一看就是别人专门精心培养的扬州瘦马,她忍不住低声问道:“皇上,这是哪位李大人安排的?怎么知道咱们今儿要来游船?”

这两是一个人吗?怎的就彼此安排,还恰好碰到一起了?

皇帝就解释道:“对外说是富商,毕竟多年前就开始建行宫不合适,借用富商的名义建园林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

他没解释得太明白,郭珍珠却懂了。

这分明是皇帝早就安排人建的,只是对外说是富商建的别院。

旁人只会觉得这富商人傻钱多,倒不会再想别的。

换做是皇帝自己派人建的,御史阻拦的折子就能把御书房给淹没了。

而且皇帝伪造这么个富商的身份,在南边打听事情就要容易得多了。

毕竟用官家的名义去打听,很多人不愿意透露。但是商人杯酒说笑之间,能打听的事情就多了。

虽说是伪造的身份,对外应该还是有个明面上的人在外头走动,而且在南边应该混得不错,也没什么人拦着建这园林。

光是这园林的材料,只怕从无数的商人手里采买过来的,那就有正当的名义跟这些商人打交道。

这世上消息最灵通的不是官家人,而是商人了。

皇帝一直在京城,前些年又因为战事的缘故,担心南边这里会出变故,派人在这边盯着是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郭珍珠没料到,他一边盯着南边的消息,一边还顺道给自己建了一座园林。难怪各处细节都那么符合皇帝的心意,敢情就是他亲自让人建的。

僖嫔也有些惊讶,但是她更疑惑的是,建造园林的钱从哪里来的?

郭珍珠也想到这一点了,毕竟皇帝派兵征战几年,国库都没钱了。

后来国库的钱都快烧没了,还是郭珍珠开了铺面帮着扶起来。

那么建园林的钱从哪里来,难道皇帝打开私库,自掏腰包建的吗?

郭珍珠却感觉不大可能,虽说皇帝的私库,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是园林建造这么庞大的支出。

皇帝开私库,朝臣是不能管,但是大规模送钱去南边,那就太招眼了,不可能没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