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二甲传胪叔玉中第,元春无奈探春抉择(第3/3页)

如果探春像迎春一样,是贾璋这位内阁中书的亲妹妹的话,那探春也不是不可以。

但问题就在于探春她不是,就算贾母许下空头支票,说贾璋同样疼爱探春,外人也不会相信。

所以贾母只得降低标准,给探春挑了一个二十三岁的同进士出来。

这人是耕读人家出身,二十三岁还未娶妻。

他大抵也是不想娶乡下寒门小户之女,想攀上一门有助力的岳家,这才拖到了现在。

至于邬家,他们家祖上原是老国公的下属,两家这些年来也没断过联系。

去年贾母过寿,邬家人还送了珍贵的玻璃插屏过来为贾母庆贺。

从某种程度上说,探春与邬家的二公子还算门当户对。

浙江守备与太常寺少卿都是正五品的官职。

虽说贾政手里的权力比不上邬守备,但是荣国府的门第本就比邬家高,贾璋还是内阁中书,探春又是贾母亲自教养长大的。

她配邬公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若嫁到邬家,探春就要远嫁到浙江了。

而那位同进士已经为自己谋得了户部提举的职位,如果探春和对方说亲的话,探春就可以留在京城里面了。

但是他也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他家要比邬家穷很多。

贾母把这两人的优劣全都告诉了探春。

“如果你相中了那位小刘大人,我就托你三哥去探探对方的口风;如果你相中了邬公子,那你就可以准备绣嫁妆了,是邬夫人来信想求娶咱们家的姑娘的。”

这件事,只能让探春自己决定,而不能让赵姨娘这个做母亲的替探春选。

贾母心想,赵氏眼皮子浅,她能给探春选什么好夫婿?

那女人肯定会选邬家,因为邬家给的彩礼必然比刘家多……

“所以,你是怎么想的呢,三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