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鞑靼北归请封敕命,宗祯对策典章完稿(第3/3页)

“许学士负责招纳纂修官的差事,被杂务耽误了编书进度也是有的。若非如此,只怕许学士早就编完了,也轮不到贾某来拔这个头筹。比起诸位翰苑前辈,贾某还差得远呢。”

贾璋这话纯粹就是在谦虚了,但许侍讲听着高兴啊!

而且人家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进度落后的理由,这话他自己说好像是在找借口,由贾茂行说出来,就显得真实多了!

因此许侍讲的笑意也真实了许多:“典章一事,要负责整合各司制度、大盛律令、大盛礼制、礼仪定式等事,本就是最复杂的,贾修撰就不要说那些谦辞了。”

“反正我是一定要在掌院学士面前为你表功的。”

贾璋笑眯眯地对许侍讲道谢,然后把钥匙装进了袖袋。

他用的锁根本就不是翰林院发的制式铜锁,而是荣国府锁库房用的铜锁,安全性要比翰林院发放的制式铜锁高很多。

当然,就算有人算计,他们这一组编纂的文稿出了事,也是无伤大雅的。

他向来都喜欢狡兔三窟,在编纂文稿的过程中,他就提前准备好了备份。

而储存文稿备份的位置,只有他一个人知晓。

虽然贾璋并不觉得会有人愚蠢到冒着惹怒太上皇的风险算计他,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王良誉带着人把装着文稿的红木箱子归档。

纂修厅内,其他组别的纂修官依旧在翻书编纂文章,而他们这一组的纂修官全都露出了轻松且灿烂的微笑。

整整一年时间的案牍劳形,不论寒来暑往都不曾有过半点懈怠。

如今文稿归档,他们的功劳也算是稳稳到手,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紧绷着了。

而贾璋披上厚重的大毛斗篷走到外面,他看外面阳光明媚,天空澄明,白云舒卷,雀鸟蹁跹,竟然生出几分诗意出来。

今年冬天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他的心情真的很不错。

或许他可以宴请他手底下的这些纂修官们参加一场雅集。

慰劳他们这一年多的辛苦付出,庆祝他们典章组别的成功完稿,以及欢饮达旦,慰此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