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注疏出世副总裁官,走马上任贾琮院试(第3/3页)
贾璋年纪轻,他手底下的那些翰林官是不服气他这个副总裁官的。
但贾璋学问扎实,不管那些修撰拿什么问题来问他,他都能答得出来;他平日里做事又十分谨慎,每天三次巡检文稿与纂修衙房,堵死了所有能给他使坏的空间。
除此之外,分化拉拢的驭下手段、条理分明的奖惩制度以及与编修、检讨们的良好关系也巩固了贾璋的权威。
一个月后,贾璋手底下这些与他同样负责纂修典章的翰林官们无不服膺他的领导。
在贾璋的带领下,他们查阅了无数典籍,日以继夜地整理大盛立国以来的典章起源,并落诸于笔端。
而贾璋本人依旧像之前那样小心谨慎地巡检文稿与纂修衙房,并没有因为局势好转就松懈的意思,倒是把某些想要设计他的人恨得牙痒。
在贾璋把纂修官这个新职务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贾琮也走进了院试的考场。
经历了极度折磨精神的科举考试后,贾琮眼圈发黑地走上了荣国府的马车。
但是院试的难度比县试和府试大得多,贾琮前两次都只是吊车尾考上的,因此这次考试,他不幸地落于孙山之后。
贾璋在安慰完自己的弟弟后,直接把贾琮打包塞进了府学念书。
顺天府府学的教授大多都是学问扎实的老举人,教书水平比贾琮现在的那位西席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府学的教谕是一位被贬官的前任给事中。
虽然这人只是同进士出身,但是教贾琮这样的小学生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国子监对例监不上心,比起例监,府学才是贾琮最好的选择。
而且长兄贾琏在顺天府任官多年,在顺天府内也颇有几分面子,贾琮又有了童生的功名,花钱给他买个府学旁听生的资格也容易。
就这样,贾琮包袱款款地前往府学上学去了。
而贾璋在贾琮上学后,收到了另一位考生的好消息。
他和郭子守的共同好友,清远伯府的幼子孟吉祥终于考中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