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削藩南安饯别宴会,梁上新燕衬托芙蓉(第2/3页)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宫中吴妃还算受宠,说不定她的枕头风能起到些许作用。

绍治帝在收拾了南安郡王后并没有对他动手,或许对方只是因为盐税案恼了南安王府,对他们西宁郡王府并没有什么恶感。

还有义忠郡王那边,他们府上还是不能放松。

虽然义忠郡王府那边看着冷清,可是废太子之子的身份是一块很有用的筹码。

若是来日生变,捏着义忠郡王,他们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身处平安州的西宁郡王满脑子的阴谋诡计,在回想这些往事时,他不禁想到了从他们家碗里跳出去的贾家人。

贾家三哥儿三元及第,也是难得的好筹码、好人才。

可惜贾敬那厮太过可恶,竟把贾珍从他们家碗里拽了出去。

若非如此,宁荣二府又怎能逃得过他的算计?

这么一想,西宁郡王的头就更痛了。

这些年下来,他的筹谋一直都不太顺利。难道是义忠亲王在去世时顺道把西宁王府的运气带走了吗?

西宁郡王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他这般倒霉,又怎会不心生联想呢?

此时此刻,他只能盼着和自家有关系的吴娘娘能早点诞下个龙子凤孙出来。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转眼间,又过了好些时日。

林家的宅子也在这段时间里修葺好了。

林如海早就定下了乔迁的日期,朝廷休沐后他就会带着女儿黛玉归家。

在搬家的前一天,黛玉在菁莪馆摆了酒席宴请老太太、太太、两位嫂子和众姐妹,以慰离别之思。

筵席过半,贾母和迎春都忍不住哭了出来。贾母舍不得外孙女,迎春在众姐妹中和黛玉关系最好,亦舍不得黛玉这个小姐妹。

黛玉见此情景,心中亦是伤感。连声说自己会常来做客,看望外祖母和众位姐妹们,又拿起帕子,为贾母和迎春拭泪。

听到黛玉如此言说,再加之邢夫人与史湘霓婆媳二人也在殷殷劝勉,贾母和迎春两人都止了泪意,席上的戏份又重新欢悦起来。

宝钗坐在一侧,瞧着众人欢乐,心中却倍觉凄苦。

她强颜欢笑地想,黛玉这一走,愈发显得他们薛家的作态难看了。

赵姨娘已经不止一次对着梨香苑指桑骂槐了,李纨这个二房的管家奶奶对此只是装聋作哑。

宝钗甚至怀疑赵姨娘会这么跳,就是李纨在背后撺掇的。

莺儿跟她说过,贾环新衣裳的料子好像就是李纨娘家送给李纨的节礼……

宝钗只觉疲惫。

是啊,谁又会喜欢强赖在自己家里的亲戚呢?

更何况,姨妈待李纨这个媳妇并不好。

如今姨妈失了势,李纨不在贾太君面前给她们薛家穿小鞋都不错了。

她总不能指望李纨帮她们家打压赵姨娘,这世上断然没有以德报怨的好事。

姨妈倒是热心起她和宝玉的婚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干拿她们薛家的钱不办事。

可是宝钗心里高兴不起来,如今的姨妈连小佛堂的大门都走不出去,又怎能为儿子的婚事做主?

宝玉是很依赖她,姨妈心里也想着让她嫁给宝玉好改善自己的处境,可是姨父会答应这门婚事吗?

她心中悲苦,未免多饮了两杯。

史湘霓注意到了宝钗的举动,想要劝她两句。

但是因为两房关系不好的缘故,她和宝钗少有往来。此时此刻,她也不知道该跟宝钗说些什么。

而在众姐妹中和宝钗最好的探春只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和一旁的惜春说话。

因为赵姨娘的缘故,她和宝钗间的关系愈发尴尬了。

因此,她只能装作没看见宝钗的举动。

有赵姨娘嘲讽薛家的言语在前头杵着,探春现在和宝钗说什么都好像是在挑衅宝钗。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在老太太面前,探春决定自己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错儿了……

当天晚上,贾母又在大花厅里面摆了送别宴。

男客与女客之间只隔了一扇大屏风,还有女先生说书、戏班子唱戏,全家都热闹了一场。

宴席结束后,贾母要带黛玉一起回荣庆堂住。

而贾璋在回鹤鸣苑后,命红杏拿了燕子风筝出来给他,他自拿着风筝去找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