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院试榜首得享廪膳,新科茂才拜谒宗师(第2/3页)

待叶士高说完后,杨宗祯才慢悠悠地道:“你对李阁老的偏见太深了。客观来讲,朱城照顾李家的侄子了吗?他肯定是照顾了。李家的孩子有真才实学吗?这也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朱城也没法子把李程的文章张贴出去吗。”

“你为那个小贾抱不平,肯定是喜欢人家孩子,才会这样感同身受。和老师说说,他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和小贾很合眼缘,他这次院试的文章更是堂庑尤大,老师也会喜欢的。”

杨宗祯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素来骄傲,听他用了堂庑尤大这个等级的词语来称赞贾璋,也被勾起了一丝兴趣。

于是他问道:“怎么写的?”

叶士高把贾璋送过来请他帮忙点评的文章给杨宗祯念了出来,杨宗祯听了,默念了两遍,忽地看向叶士高:“你这小子和我说这么多,是不是想收人家孩子做徒弟,又怕我不许?”

叶士高听杨宗祯语气调侃,就知道老师并不介意他想收贾璋为徒,遂笑嘻嘻地道:“老师英明,一下子就看穿了学生的心思。小贾这孩子有潜力,又贴心知礼,我是想收下他做徒弟的,只是怕老师您老人家不答应……”

叶士高是杨宗祯心里属意的政柄继承人之一,他的大弟子干系不小,若杨宗祯不答应,叶士高也不能随便收徒。

徒弟和门生可不一样。

门生可以有无数个,徒弟却是师傅的半子……

杨宗祯唔了一声:“你这小朋友若能在二十岁前中举且名次位列甲第,或是在三十岁前中二甲进士,我就答应你的请求。若是不成,入朝的年纪就太晚了些,我却是不能答应让他做你的首徒的。”

“这些年,你也好好瞧瞧那孩子的品性。当然,人家愿不愿意做你徒弟还是两说呢。这种事情,总是要两边都情愿才可以的。”

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无常,贾璋失去了小三元,却得到了叶士高的青睐,这又何尝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对于贾璋来说,或许后者还要比前者更重要呢——若是没有叶士高,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三元,又如何能够入得杨宗祯的眼睛?

院试结束后,新录生员参加完释褐礼后分别前去拜访顺天府尹朱城和提学使李用星。

去拜访顺天府尹时,贾璋只是随大流地跟着其他同年一起前去拜见,奉上一份常规礼物,略说了两句话就告辞了。

倒是李用星那里,他不但一一回复了众生员的拜帖,还约他们在休沐日里小聚。

李用星他是乾元三十四年的进士,考中进士后经历了考庶吉士、留馆、选编修、升修撰,整个仕途通道都非常通畅顺遂。

只可惜乾元四十年时,他的老师首辅许阁老致仕还乡,许党转瞬间就失去了核心人物,第二代又没成长起来,瞬间开始青黄不接。

李用星他又不肯转投别人,从此以后,仕途也就开始艰难起来。

熬了六七年,他才得了今年这个提督学政的差使。

就这还是他资历深厚,又上下活动才得到的结果哩。

贾璋是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年一同去李用星家的。

这些人都是他在文会上认识的,分别是礼部员外郎郭本立的嫡长子郭子守,清宁伯府的幼子孟吉祥,以及山水画大家曾楷的次子曾静。

四人约在茶馆见面,待到人来齐了,才一同启程,前往李用星家拜见宗师。

到了李家后,李家的门子收下他们四人的帖子,然后找了一个小厮给他们引路。

贾璋等人在小厮指引下,来到李用星的书房拜见宗师。

他们几人在院试开考那天就远远地见到了李用星过来,但是相距甚远,并没有看清楚他的具体相貌。

今日当面一见,只见李用星眉目细长,相貌十分儒雅,身穿一领青缎直裰,头戴四方巾,是十分标准的儒生打扮。

贾璋等人一同作长揖拜见李用星道:“学生等拜见宗师。”

李用星笑着让这些身着青衫、仪容整肃的少年秀才起来。

他心里对这些少年人很是喜欢。

尤其是郭子守和贾璋,前者是他的年家子,后者是他钦点的案首,他自然会格外看重他们一些。

李用星拉着几人的手殷殷勉励了好些话,才放他们去李家的花厅去和同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