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顾成言虽然行动有些缓慢,但还留有一丝清醒,苦笑着自责道:“你们说得对,她确实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是我太过心急,将她吓跑了。”
他们俩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向温和清雅、脸带笑意的顾成言如此落魄失意,他被景州城多少的世家贵女惦记着呀。
人人都传言称:顾郎舒朗清俊,超凡独绝,姿容如天上的皎月,性格却温润如玉,在景州城无第二人可及!
家世虽然差了点,但人家学问好、前途广阔!又有一个做知府的亲舅舅把他当做亲生儿子栽培,谁家要是有个娇宠的女儿,配给他都是极好的!
谁知道这天上的皎月也会为一个女子魂牵梦萦,失魂落魄。
陶子淳连连摇头,三个人不知不觉都喝的烂醉。
三年一晃而过。
连当初小小的启明都长成了少年模样,他身边是一位身穿青色衣衫,风姿出众,温润带笑的男子。
一大一小都背着一个竹篓,刚从山里采药回来。
“先生!”
二人遇见院里的元邵华,同时行礼问安。
“嗯,启华,你去厨房将刚送上来的酱牛肉跟烧鹅热一热,我跟成言有话要说。”
元启华看了一眼身旁的青年,将背上的竹篓卸下来交给他。
“那我去了。”
男子眉眼含笑,安抚道:“去吧,小心些,别又烫伤自己了。”
前几日因为贪吃,半夜起来蒸馒头的小少年元启华羞红了脸,小声反驳:“才不会!”
然后低着头跑开了。
顾成言将两个竹篓放置在廊下,跟着先生进了茶室。
“去年景州城有一位天才横空出世,跟你当年一样,也是连中小三元,去年秋闱公榜,他得了解元,还写的一手的好诗词,引得众多文人学子追捧。
不过他那些诗词老夫都看了,不像是他那个年纪能写出来的东西,那字里行间的阅历见识,没有个几十年功夫是没有这般体会的,多半是他的师长替他写的,要不然就是买的别人的诗句充当自己的。”
顾成言依旧是不急不躁,反而觉得替自己着急的先生颇有些可爱。
他给先生斟了一杯茶,笑着递给他,“先生口渴了吧,喝口茶,润润嗓。”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嗓子确实有些干涩,元邵华接过,一口气喝完了。
“再给我倒一杯。”
顾成言嘴角又上扬了几分,不做声又给他倒了一杯。
“去年的秋闱,你为了照顾我这病躯,遗憾错失了,今年说不定还能有机会,有些事情,也该告诉你了。”
“先生请说,学生愿闻其详。”
老先生陷入了二十多年前的回忆中。
“二十年前,我被□□皇帝钦点为太子太傅,是了,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敢提起当年的凌辰太子了吧,凌辰太子是当今陛下的嫡亲兄长,单看他的名字中的凌便知道了,取自南凌国号,那是□□精心培养的江山继承人。
可惜天妒英才,凌辰太子天资聪颖,但英年早逝,他的一切尽数被如今的陛下继承,包括他未过门的准太子妃,当今陛下已逝的元后文昭皇后,也是那个时候我选择了辞官回乡。
文昭皇后诞有一子,但并不受宠,当今陛下独宠贵妃颜氏,连长子都是这位贵妃所生,也就是如今的大皇子,当今陛下一共三个儿子,最有希望登基的正是这位大皇子。”
顾成言倒是真的没有想到,皇室如此复杂。
“凌辰太子的准太子妃为何会嫁给他的弟弟呢?兄死弟及,不是蒙古那边的习俗吗?我南凌一项恪守人伦。”
老先生叹了口气,“因为利益,文昭皇后的母家是镇国公府,镇国公手握数十万兵马镇守在边疆,只有迎娶镇国公府家唯一的嫡亲小姐才有可能坐稳皇位。”
他瞬间就想明白了,这是明摆着的联姻,“既然镇国公府如此大的势力,为何最有希望登基的不是文昭皇后所生的嫡子呢?”
老先生蹙眉,摇摇头说:“这其中的缘由我也不甚了解,不过听京中的老友曾说,文昭皇后所生的嫡子身体羸弱,似有早夭之相,虽然存活至今,但也一直是汤药不离口,这样的身子是无法继承大统的。”
顾成言总觉得没那么简单,如果镇国公府真的是那么看中利益,那推一个病弱的傀儡上位,岂不是更容易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