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诸事之秋,当封何位(第2/5页)
晏代清的嘴角扯了扯:
“主公,您是不是给您多少的粮草,您都能耗尽啊。”
李观一干笑道:“那个,这个,不是打下来的城池稍微有一点点多,然后顺便韩将军他们带着岳家军也过来了,你说过来就过来吧,带着好几个城池,咱们也不能不要。”
晏代清:“…………”
这位年轻的后勤谋士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我就知道,不过,还好我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于是让怒鳞龙王把数艘大船驶入渡口,其中带来了西域的青稞,干果,兽皮,金铁,以及肉干。
作为交换,和江南兑换丝绸,盐巴,书卷纸笔,茶叶。
晏代清没有直接用库银购买粮食。
而是以商业交换的方式让货物和金银,在江南和西域里面流通起来,让商业作为血脉,作为加强江南和西域之间联系的第一步。
于是这些大船,几乎是才刚刚卸下了粮食,就满载着江南的特产,朝着西域而去,途中还要顺便去一趟西南部位,借助水脉商路,各地的文脉传统和商业流通,将整个疆域盘活。
晏代清道:“若无人员,文化,商业之上的交互,那么所谓打下来的疆域,不过是犹如人身筋骨断绝之后,硬生生造了一个机关,安装上去罢了。”
“看似可以使用,实则内里气息血脉不能流通,骨头断了,皮黏连着,不过也只是样子货。”
“只有理想是不够的,还要有利益和文化。”
“让四方疆域,皆认同于一个理念,又都可以从这个理念之中,得到利益和好处,他们才能够从各方面去维护,否则的话,终究也只是机关木石而已。”
晏代清道:“我就先去带着这货船走一趟,顺便,将那位姬衍中先生,从安西城中接回来,也是时候到了这一步了,并不是吗,主公。”
李观一道:“有劳晏代清先生。”
晏代清微一拱手,来去如风。
“哎呀,真真是江南君子,来去如风啊。”李观一侧身,看到那边的文清羽先生双手背负身后,一派风度翩翩的高人气度,若不是眼眶青紫的话,就更有三分神韵了。
李观一本来想要装作无事发生的。
可是文清羽眼眶上那个和祥瑞一般无二的装饰实在是太过于扎眼了,他还是道:“先生这是……”
文鹤回答道:“这,这不过只是我造了些赝品珠子,拿去拿给了晏兄,说这乃是西南国宝,价值万金,可以充做军费罢了。”
李观一道:“他知道了?”
文清羽摸了摸眼眶:“本来我想要立刻告诉他的,可是他太高兴了,高兴地请我喝酒,还和我谈心,觉得之前对我太差了,这样好玩……”
“咳咳咳,臣是说,这样诚恳,导致我有些不大好意思告诉他那是赝品,一直到他想法子找到了陈国的买家,我才告诉了他。”
李观一嘴角抽了抽:“那些珠子呢?”
文鹤道:“自然是给他卖掉了。”
李观一讶异:“那样都能卖掉?”
文鹤微笑道:“只是稍微便宜了些,那些个都是从陈国水路各个城池里出去的世家,他们听闻大军前来,皆亡命而出,手里面多的是钱,他们觉得是占了便宜,所以还开心着呢。”
“你卖掉了这些珠子,他还揍你?”
文鹤一本正经道:
“正是因为卖掉了,所以是一个眼袋青。”
“若是卖不掉,给那玩笑开大了,就得是两个眼袋青了。”
“啧啧啧,甚妙,甚妙。”
文鹤先生因为自己这两句话里面的谐音而颇为抚掌赞许,李观一无可奈何,知道这两人关系其实颇好,只好道:“那么,得来的银两如何?”
文鹤却没有取出什么金银,只是从袖袍里拿出一枚铜钱,向李观一展示,微笑道:“亦如主公所吩咐的,这些银子沿途赈济百姓,开放粮仓,轻徭薄赋所用。”
“沿途百姓,无不是欢欣鼓舞。”
“来了这江南十八州,也已全部用完,只剩下了这一枚大钱。”
文清羽将一枚钱放在李观一的手掌心,道:
“以二十四颗明珠赝品,去拿回来世家压榨百姓之血汗,又沿途将此血汗,复归于民,故我等虽是夺取得来的城池,而民皆乐,不损民意,不扰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