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洛钟东应,风雪暴足(第3/4页)

金刚崖白马寺的前辈高僧,读到这个典故之后,心有感悟,才开创出《黄钟大应传法手》。

佛祖传法的时候,法力在山川草木,或者在红尘烟火,又或者在铜墙铁壁之间,传递过去,都几乎没有损耗。

就正如是“铜山西崩,洛钟东应”,铜山崩塌的震响,在数万里外的黄钟之上,用另一种声音形式,完全释放了出来。

这门武功练出来的独门真气和独门手法,在功力向外传导的时候,能够把无用的损耗,降到最低。

正常来讲,天梯巅峰境界的高手,如果单凭隔空气劲伤人,有效杀伤范围,也只有三十丈左右。

超出这个范围,掌力已经衰减到连一块砖头都未必轰得碎。

可是,智节禅师的掌力,隔着五十丈拍过去,居然还能撼动一个机关傀儡的身形。

也正是因为他在力量传导上的高深领悟,才敏锐的捕捉到了那些收敛风声、收敛存在感、扭曲了光线的傀儡,在奔行过程中,脚掌碰到地面的一点微振。

可是,就是这样神而明之、大展身手、一举建功的智节禅师,在打出那一招之后,身影却骤然后退。

他原本坐在一块大石之上,电光火石间,起身闪退的时候,那块大石上,也多出了一个脚印。

太常一脚踏过大石,石头没有碎、没有裂,却整个的陷入了地下。

这种现象产生的强大、完整、专一的反作用力,让本来就快得好像没有影子的太常,一瞬间爆发出更可怕的速度。

智节禅师清楚地看到,空气甚至像粘稠的水波一样,从这个人的面部、身体上,一层层的排挤,荡漾开来。

他眼神肃穆到了极点,用一种好像平生第一次拜佛,最后一次拜佛的神态,避无可避的以双掌齐推,硬接了太常的两只手掌。

真形境界的人,练胆之后,隔空气劲的有效范围,也会跨上一个新台阶,但那是因为内力变得更加凝炼,存在感更加强烈,敌人反而更容易防备了。

智节禅师现在的掌力,之所以能传递极远,却是全凭内功路线巧奥,手法精妙绝伦,传导过程中,与外物的干涉最少,损耗最低。

因此,掌力传递过程,无声无息,无形无质,比任何暗器都要隐蔽。

他不过是个天梯境界,单论功力强度,与那五个分摊了天地精气的机关傀儡相比,比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占优势。

之所以能一举使五大傀儡失控撞地,靠的就是对时机的拿捏和掌法上的这种隐蔽性。

可是,面对近在咫尺的太常,智节禅师掌法上最大的这种优势,就根本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轰!!!!

四只手掌碰撞的刹那,智节禅师手腕上缠绕的金雕念珠,陡然发出金光,遍布全身,如同刷了一层金漆。

可是下一刻,智节禅师的掌力就彻底溃败,全身的暗金光泽布满裂纹,倒飞出去将近三十丈远。

他身后就是河水,这一次的对拼冲撞,让他倾斜着撕裂了整个河面。

有那么一刻,本就宽而浅的河水,出现了断流的景象,露出河底崩裂的乱石,然后又炸起连片如高墙般的大浪。

即使有法器的全力保护,智节禅师落在对岸之后,脚下依旧犁出深深的沟壑,身上破裂的金漆,彻底炸散。

他的双眼双耳流血,大口呕红,抚着胸口,一时间喘不上气来。

一招,又是一招。

发威是一招,惨败也是一招!

从陡现神威到惨败暴退,本来处在禅师身边的杨子文,还没有来得及眨完一次眼。

但他眼睛没有眨完,飞刀已经射出。

这一刀,直取太常左腿的膝弯。

人膝盖内里的这个部位,有一根大筋,也是人身上极容易受力弯曲的位置。

太常的左腿,更是刚刚践踏大石,发力前冲的那条腿,这一瞬间必然是处在一个旧力已尽、后力未生的状态。

能练绝笔飞刀的人,出手时机,向来都是神来一笔。

可是这飞刀射出去的时候,太常的左腿,也像未卜先知一般,向前一弯。

这一弯的速度够快,时间正好,导致那一把飞刀,不像是射中了对方,倒像是送刀入鞘一样,被夹入了膝弯之中。

刀尖刀刃可能勉强破开了护体真气,破开了那层坚韧的衣料,却没能继续破开太常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