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学院崛起(第3/4页)

赵传薪在黑暗中抽烟,忽然他起身朝外走去,来到指挥部告诉王光复:“小心3号阵地,那里是拐角。”

说完,他在旁边坐着看热闹。

王光复取出之前绘制的地形图一看,悚然一惊:“快,第四梯队,部署在3号阵地上。”

此处是土城的边缘,3号阵地拐角处,有利于攻方不利于守方。

赵传薪在黑暗中稳坐如山。

不多时,战斗进入白热化。

另一个学生来报:“2号阵地告急……”

王光复只觉得头皮发麻。

赵传薪声音从黑暗中传来:“2号机枪阵地加了钢板和土袋,你怕个几把?”

王光复精神一振:“无妨,2号阵地死守住。”

果然,2号阵地屁事没有。

很快,英-军败下阵去。

别的地方却依旧在打,但王光复这里暂告安全。

王光复擦擦额头冷汗,手脚俱抖。

指挥战斗的压力,比他设想中还要大。

虽说赵传薪坐镇,至少能保证他们生命安全。

但指挥不当会死人,别人因自己而死,那种感觉很不好受。

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队长,想来我不适合指挥。”

赵传薪不置可否:“等明天,你派人去其它部-队问问数据。”

第二天,王光复派人一问,得知昨晚上他们阵地被重点照顾,他们死伤最小,但他们击毙敌人数量最多。

纳·阿德·丁·帕沙还狠狠地夸了他几句。

王光复自信失而复得,众学子面上有光。

此前,他们经过三个月学习,主要关于堑壕方面。

王光复积极与同学探讨,认为虽然他们据土城而守,但防守布置应当效仿堑壕幽径曲折。

工事不必连贯,事实证明,只要火力点能彼此照应阵地便固若金汤,2号阵地便是极好的例子。

但需要加强防空洞,给士兵休息空间。

需要打造类似交通壕的通道,能在安全环境调兵遣将。

王光复又去找赵传薪讨要地雷。

工兵在他指挥下,出掩体后匍匐前进,忍着刺鼻的灰尘,趴在地上刨土,将地雷掩埋,形成简单的地雷带。

地雷带不是防备进攻,是防备己方视线死角被敌人针对,好及时发现敌人。

守军仅有一万,进攻方的英军也只有一万多。

接下来三天,双方开始硬桥硬马的对抗。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光复一系列安排,让阵地防守主角色从手榴弹变成步枪和机枪火力。

英-军靠土袋墙做掩护,在战线前挖掘工事步步为营。

王光复在军火库调来迫击炮,对英-军阵地进行轰炸。

英-军毫不相让,炮兵予以猛烈炮击。

这时,王光复会下令撤出阵地,减少损失。

拉锯中,英军伤亡更大,但也在节节逼近。

第二天,王光复扛住自我怀疑,越打越顺时,库特·艾·阿玛拉却守不住了,纳·阿德·丁·帕沙派人来通知他撤退。

撤退时,王光复按照教科书,可圈可点的安排,有序的交替火力掩护,撤到预备阵地,一鼓作气随大队离开。

此战,英军虽然取得胜利,却付出了2300人的代价,惨胜。

战后纳·阿德·丁·帕沙统计,发现仅王光复部队,就给英军造成400多人伤亡。

须知,守军总共一万人,王光复仅有500人。

纳·阿德·丁·帕沙狠狠地夸了王光复他们,让这群学生喜出望外。

即便不能升职,没有犒劳奖赏。

随即赵传薪也给出口头表彰:“学以致用,干的不错。”

王光复喜上眉梢。

可赵传薪马上又说:“但也别得意。你们机枪比别的部-队多,手榴弹和迫击炮不计弹药损耗,能取得这个战绩只能说在及格线以上。”

王光复沉浸于沾沾自喜,没听进去。

英-军总指挥查尔斯·汤申德惨胜,似乎心有不甘,在后面如跗骨之蛆紧咬不放。

双方不时爆发小规模冲突。

后面王光复愈战愈勇。

纳·阿德·丁·帕沙见状,既然这支部队能打,又不消耗自己弹药补给,那就往死里用。

在一次阻挡英-军火力的任务中,王光复和大部队的联系被切断。